過往內容推薦

2010年4月1日 星期四

簽ECFA 大陸讓利能讓多久?
GATT十年規範 台灣短多長空?商品服務貿易 兩岸必須全面開放?




來賓: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六所所長 楊家彥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 杜震華

CALL-IN 簽ECFA 台灣產業結構將會有何重大改變?


ECFA第二次協商今天提早結束,針對早收清單項目,黃志鵬在落幕時雖然沒有公佈,但表示貨品跟服務業清單,兩岸都有相當程度的共識。兩會一再重聲馬總統的不擴大開放農產品和陸勞,不涉及政治。




WTO相關規範,說不出口的秘密?


兩岸協商腳步加快,ECFA對台灣會產生什麼衝擊?是否符合WTO相關規範?

洪財隆與國貿局的爭議,誰有道理?





依據GATT 24條規定,10年內全面自由化?台灣可透過反傾銷來保護自己?



萬一中國反悔不讓利,會不會透過GATT或其他WTO規範,要求台灣開放商品勞務全面開放?兩岸貿易正常化意謂勞務服務全面開放?



面對有關稅競爭的產品,我們可以透過提高進口關稅來應對,但到時兩岸一簽ECFA,許多產品免關稅,政府雖然有提出基金輔導企業轉型,但還沒有其它的救濟手段?



賴幸媛認為兩岸簽訂ECFA是在WTO架構下,受到相關法律的保障。只是,反傾銷稅一旦啟動,中國也可以在WTO的規範下,在三年後對我國的同一項產品採取相同的措施。




服務貿易開放後,有何衝擊?


兩岸簽訂ECFA的腳步愈來愈近,隨著早期收獲清單協商的完成,受影響的產業也愈來愈清楚。事實上,根據經濟部之前委託中經院的研究報告也顯示,ECFA簽定、兩岸免關稅後,包括泛石化、機械、鋼鐵、汽車等產業,將因此受惠。但電機電子、成衣、皮革、毛巾、鞋類、家具、織襪和陶瓷等產業,都將失去競爭力。



雖然不少人都認為ECFA的受害者會以這些產業的藍領勞工居多,但對於已經是中高齡的白領工作者來說,失業的脅並沒有減輕。

大陸為何有意將專業證照(醫師、律師)納入早收清單?白領工作會受到什麼衝擊?
要素價格均等化?ECFA薪資將大幅下降?白領機會反而大幅增加?

從ECFA到自由貿易協定,兩岸還要花多少時間協商?對產業和人員的流動又產生什麼影響?牽動兩岸經貿新紀元的ECFA,恐怕還將繼續在台灣社會掀起波瀾。

5 則留言:

圓滾滾 提到...

兩個來賓談論,清楚多了,可以的話,可依個別產業影響作討論。

不要氣餒,ecfa本來就不清不楚,若公視能深入探討,也不枉人民的納稅錢了。

匿名 提到...

很感謝信聰今日繼續談這個重要的議題,而且特別只找了兩位來賓,讓他們有機會說得更清楚。

其中我特別欣賞楊所長的發言,他的思慮清晰,聽他分析腦中一直浮出一個邏輯樹狀圖。他點出ECFA的三個特質,我加入我的理解及觀點為:

1.迴異於過去台灣與其他國家的簽署的貿易協定,中國是個相對落後的國家,台灣要輸出也許是關鍵的技術及優勢產業,郤讓中國大量輸入低價商品勞務,而且中國市場規模比我們大太多,他們的東西一開放,大概可以用洪水泛濫來想像兩者相遇的結果...

2.如果這樣特殊無經驗的協議,政府應該以更全面,配套,謹慎,周密的態度及計劃來面對。但馬政府郤操之甚急,潦草,流於口號及意識型態,當然容易讓人民把他的促統情懷聯想在一起,而更生憂慮及懷疑。

3.退場機制是什麼?如果這種草率,密室,又把對方當成老大哥的協議一旦簽署,對台灣衝擊太大,ECFA的退場機制是什麼?連另位來賓杜副授都坦言中國和東協簽的是國際少見無退場機制的協議,在目前ECFA密室約定下,到底有沒有或有怎樣的保命退場機制我們完全沒有信心。

總之,這一輯收穫良多,是目前輿論流於口號對抗的ECFA爭論中,難得用心的討論。請堅持加油下去。

真理越辯越明,觀念的改變需要長期耐心的播種與灌溉。加油!

匿名 提到...

從杜教授的說法看來,開放服務跟勞動輸入的政策,在中長期的時間必定發生,只是這位杜教授不認為這種改變會給台灣帶來負面衝擊(而是正面),我認為接下來的討論的重點大可擺在假設這些情況發生的條件上來討論,毋需再回溯之前討論的問題再者。

而當主持人以洪財隆的質疑跟國貿局的回應,詢問來賓哪個才是正確的說法時,結果卻得到一個令我覺得驚訝的答案:兩個都是對的。我認為在當下有些癥結點因為某些因素沒有被回答者揭露出來,而這種結果的曖昧跟彈性空間,在在都顯示出這個協定內在的極度不穩定性。

匿名 提到...

換各角度想.十年的時間重點在於產業的轉型,舉例來說.夜市賣的跟NXKE賣的運動鞋你會買哪個?台灣有能力作高級鞋重點應該就在如何轉型而不是只在夜市的布鞋中競爭.
當恐懼中國的大舉入侵時.但換各角度想.如果真的根東南亞簽訂FTA的時候.大陸的商品主要競爭的對手是誰?台灣?東南亞?就如稻米的進口.擔心中國稻米進口衝擊到台灣稻米.可是如果加上東南亞市場.中國稻米要遭遇的是世界米倉越南.泰國這些國家的競爭.相對台灣稻米遭遇這些競爭時相對也可以賣到當地國家.台灣米在東南亞賣的很貴不過也賣的不錯.
至於勞工來說.2000年以後豐田在台灣是站率大增的原因某各程度不就是因為競爭者的減少.福特.日產等漸漸的捨棄台灣進軍大陸.某各程度造就了豐田的成長.而這些廠退出後不也無形造成台灣中高年勞工的失業.以ECFA簽訂後的汽車協定來說.假設多50萬台進口車到大陸的額度.能不能遭加這方面的就業人口?
簽訂大方向是正確的.但更重要的是短期會增加台灣的成長.但相對來說如果再這段時間產業無法有效轉型.那就真的邊緣化了.不簽直接邊緣化.
另外對於先進國家某些程度她們並不想直街跟中國打交道.而台灣在這方面就有機會增進投資.畢竟台灣還有華與的優勢且相對限制也低.對她們來說拿台灣當緩衝區.也是一各不錯的選擇.

匿名 提到...

沒簽真的會比簽來來得慘?我不認為如此,有一種關於發展跟轉型的迷思總是在這片土地上流傳著,像那些永遠挖不完的道路。你上次出門完全沒有看到一條在施工中的馬路是什麼時候?我不記得了。當資源跟產業型態完全的往技術跟資金密集的產業與規模經濟集中時,加上台灣並沒有社會福利國家中產階級對底層的補償制度,我們究竟要叫那些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基層人員轉型去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