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內容推薦

2008年12月22日 星期一

醫院出了什麼問題?火災、感染、打錯針?醫療疏失如何改進?



今日Call-In主題:大醫院小診所 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來賓:

資深醫藥記者 張耀懋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研究員 黃經祥

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秘書長 吳明彥

台北醫學大學公衛系副教授 陳叡瑜

台大醫院大火,醫病各說各話,天災人禍怎麼辦?

醫院是每個人生病時往往不得不去的場所,社會大眾如何看待台大醫院這次史無前例的火災意外?究竟是無可避免的遺憾,還是緊急應變上的重大瑕疵?而問題的核心是什麼?

就連資源充沛,在台灣醫界長期執牛耳的台大醫院,都會發生這樣的意外,其他醫院的安全狀況與緊急應變能力,是否經得起類似的考驗?我們的醫療院所在救命救急之外,真的有能力處理發生在醫院裡的緊急意外嗎?



像台大醫院這樣的大型醫院,每個樓層動輒收治數百名病患,一旦意外發生時,能有那麼多人力與疏散能量,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緊急撤離,而且不傷及住院病患、手術患者及醫護人員嗎?遺憾已經造成,在檢討責任歸屬與作業程序疏失之外,如何改進未來台灣醫院的緊急應變程序?



醫療院所除了要面對颱風、地震等天災意外之外,還發生過許多出於疏忽的人禍,給錯藥、打錯針、院內感染等等。在這起火災意外中,我們的醫院在風險管理與危機處理上,是否暴露了什麼問題?




截至目前為止,曾經發生過最嚴重的醫療疏失是什麼?這種人命關天的錯誤,該如何改進?以領藥問題為例,給藥三讀五對制度,是否真被確實執行?而這種層層把關,是否真的發揮了效用?



護理工作國際比較

每當家族成員中有人生病、住院,總是要勞動親友家人常駐病房,就近照顧;而社會上有許多案例,都反映出一人生病住院,全家都被拖垮的現象。為何醫院把照顧病患的工作,移轉到家屬身上?醫護人員才有照顧病患的專業,為何不參考先進國家的制度呢?比較台灣醫療人力與其他國家的現況,我們可以從中獲得什麼啟示?



老殘疾等健康弱勢者,與醫療院所、醫護人員等照護軟硬體有著最緊密的關係。目前,我國長期照護制度仍然在建構中,而老年長期照護保險制度也仍然在研議階段。這些前瞻措施目前的推展狀況為何?



老人安養院所,曾經是國外老年照護的第一選擇,但由於現代人的心理與社會需求都已有了很大變化,這種趨勢似乎已有所改變。歐美各國目前長期照護的趨勢,是從醫院與安養設施回到社區及住家,講究「在地老化」,讓老年人不至於過度與社會脫節,並且發揮更人性化與更緊密的照護功能。台灣能夠做得到嗎?



延伸閱讀:
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


2008年12月19日 星期五

在地開講專題(1):不景氣年代!專注打拚不失志,修鞋也有一片天



來賓:

修鞋師傅 魏忠盈

資深媒體人 盧燕俐

在地開講(SNG連線):美濃鎮獅山里里長 鍾明福

裁員嚐冷暖,修鞋出頭天

魏師傅原本是一位月入七萬元的銀行專業經理人,幾年前因金融整併遭到裁員,回鄉後,他從製鞋工廠的基層作業員做起,一路摸索、鑽研修鞋功夫,直到獨立開店,展開事業的第二春。

魏師傅當初面臨突如其來的資遣,他採取過什麼方法,替自己爭取應有的福利與待遇?有沒有與資方談判,怎麼談?而當最後真的失去了工作,他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而創業時,是否遭遇到什麼困難?有跟銀行借貸嗎?

一般人真的急需要錢,可以怎麼借?那裡有比較低利的貸款管道,可以伸出援手?尤其魏師傅自己本身曾經是銀行襄理,後來轉換跑道,成為專業的修鞋師傅,心態上有什麼轉變?而家人對於此事的態度又是如何?

像魏師傅這樣歸零,從基本學徒做起,他抱持著什麼樣的心態?在銀行工作,與當修鞋師傅,自覺有何不同?過程中令他印象深刻的事是什麼?在如今的景氣之下,想要成為大富翁可能有點困難,但想要讓一家老小過著衣食溫飽的生活,一定做得到;(或者,再怎麼樣也要想辦法做到),對於「擺脫貧窮」,魏先生心目中有什麼比較具體的做法或經驗能夠分享給大家?

突遭裁員、失業,脫離貧窮的第一步,絕對是平日做好儲蓄準備嗎?現在已經邁入零利率時代,儲蓄有用嗎?錢還能安心地放在銀行裡生利息嗎?

其實,行行出狀元,難道非得要當上大老闆,才能過著衣食無缺的生活?像魏師傅這樣,憑著努力與毅力創造了事業的第二春,在台灣還有類似這樣的故事嗎?天無絕人之路,在社會上,我們看到很多學歷要求或入行門檻不算高的行業,仍然可以一個月賺四、五萬元;有哪些行業?

還有什麼樣的工作,是不太需要高度的學經歷,只要肯努力,一樣可以賺得一家溫飽的?失業率居高不下,失業人口加上畢業新鮮人,工作越來越難找,還有金飯碗存在嗎?

景氣興盛或衰退,是否會影響一般民眾創業的安排?面對變局,是否能有更周延的策略和心理建設?媒體報導常見到愈來愈多的高學歷者,應徵清潔隊員、賣小吃,甚至於做小買賣、生意更是司空見慣。是因為景氣不好,所以地攤經濟成為了顯學?未來,社會會變成什麼樣子?這種現象究竟是人才的浪費,還是競爭力需要再加強?

難道「貧窮」已不再是社會最底層民眾才可能親身體驗的滋味了嗎?「失業」也不再是低技術勞工才會面對的困局?中下階層失去了社會流動的管道,中上階層失去了對身分、職業、所得保障的安全信賴,這是否清楚道出了目前台灣社會的寫照,也是台灣人民的心聲?


創業、投資、保本,藍海在哪裡?

從金融海嘯發生至今,多數人仍然急於賺錢、保本、脫身,然而錢該從哪裡來?各式各樣的行業一大堆,專家看多又看空,各吹各的調;在這種情況下,是亂世創業,趁機大撈一筆好?還是保本保息,保守作法才是上策?

面對景氣差,很多人都只想到如何保存資產不縮水,這樣的觀念正確、健全嗎?通貨緊縮時代就完全沒有獲利可能?如果就產業前景來分析,下一波值得民眾注意的有哪些?有什麼消息嗎?

創業者經常要面對的主要問題之一,就是大型連鎖企業的資本攻勢往往難以抵擋。究竟小成本經營的店面,可以怎麼操作,跟著獲利呢?

創投項目何其多,只要找對了商品,就有可能獲利,以前多頭時期,好像隨便做都能賺,現在緊縮時代,不慎選的話,很可能一下子就血本無歸,最近有沒有什麼新的商品可以讓大家參考的?

最後,在不景氣年代中,年輕人要如何才能增加自己的職場競爭力?

[公告] 關於有話好說網誌無法發表回應問題

各位觀眾:

有話好說官方網誌自十二月初搬遷以來,一直有連結失效而無法發表留言的問題,經過觀眾反映及檢整,目前網誌留言機制已經恢復正常,只要點選單篇文章下方的「張貼意見」,即可跳轉留言頁面。

為了各位觀眾的不便,有話好說製作團隊感到非常抱歉,在此特向所有長期支持公共電視與有話好說節目的觀眾,致上萬分歉意。今後我們會更審慎於網站建置與維護,若發現網誌上任何問題,或網誌本身各方面尚有可以改進的空間,也請各位觀眾不吝即時指教,或來信pts.sphere@gmail.com提出建議。

謝謝您對公共電視及有話好說的支持與鼓勵。


有話好說製作團隊 敬上

2008年12月18日 星期四

大家來監督我們的公視:健全公共媒體制度,如何讓公視更好?



今日Call-In主題:屬於全民的公視 需要什麼監督機制?

來賓:

媒體觀察基金會董事長 管中祥

公共電視執行副總 鍾裕淵

全國教師會理事長 吳忠泰

公視公聽會同日,藍委再提四項新決議

公共電視和所有透過公共資源所運作的機構相同,都有受到適當監督的必要。那麼,公視目前的自我監督機制是什麼?這個機制又如何運作?而外界是否認為目前的監督管理機制有什麼問題?


一般社會大眾所需要和期望的,究竟是什麼樣的公視?該如何才能讓社會信任公視?在這次公視法修法爭議中,各方都要求應該強化公民監督公共電視之機制,能不能具體的談談,如何操作?


以公視內部的「公共價值評量體系」,以及日本放送公社(NHK)的模式來看,公視評鑑制度應該如何建立及修改?過多的監督機制,會不會產生疊床架屋的後遺症,讓公視陷入官僚主義的困境?會不會反而抹煞了製播創意與節目品質?

監督的形式與實質各異,什麼樣的不當監督,可能產生讓政治力見縫插針的空間?還可能會產生什麼後遺症?


資訊透明、產業民主

資訊透明公開,究竟公視做的夠不夠?是否有具體的建議可以被提出?而公視能不能作到?公視工會與基金會之間由來已久的衝突,該如何化解?


員工加入董事會,是國營事業與許多民間企業落實產業民主的重要方法。究竟員工董事制度有何重要性?而公視這十年來,建立了什麼,又有哪些沒有達到的目標?最後,在公視未來的這一年之內,必須立即建立那些機制?



參考資料:





無國界記者組織聲明:雖然官員承諾保證媒體自由,公共傳媒獨立性仍受到威脅

雖然官員承諾保證媒體自由,公共傳媒獨立性仍受到威脅
無國界記者 2008.12.17

無國界記者呼籲臺灣總統馬英九遵守諾言,尊重公共媒體的獨立性。在給無國界記者秘書長的一封信中,馬英九稱:「我們認為,指責我們政府干涉臺灣媒體,是來自一些錯誤的資訊。」但是,無國界記者得到的報告,卻顯示執政黨國民黨某些決定妨礙了公共媒體的獨立性。

無國界記者表示,「臺灣應該是亞洲新聞自由的榜樣,公共媒體的獨立是新聞自由和多元化的重要指標。我們願意相信馬英九總統的的保證,可是,諾言要轉化成實際行動。我們知道政治勢力對公共媒體施加壓力的做法屢見不鮮,前任政府就做過類似的事情。在政客們爭論之餘,給媒體創造有利的法律、政治環境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求總統先生對政府干預媒體的行為下令調查,並切實建立保證媒體獨立性的系統。」

馬英九在給無國界記者新秘書長Jean-François Julliard的回信中說:「政府絕不控制、干涉媒體活動。中華民國政府明白媒體自由對民主制度的重要性。臺灣執政黨及反對黨堅決支持賦予人民自由的權利」。

Jean-François Julliard在十月底要求對當時國家媒體,尤其是中央廣播電臺(RTI)、中央社(CNA)承受政治壓力一事作出解釋,Jean-François Julliard寫道,「根據無國界記者得到的證據,某些官員經常打電話給記者,要求改寫報導。目前,這些官員試圖指定親政府人士進入媒體的管理層,以達到全面控制媒體的目的。」

2008年12月10日,公共電視的董事長及其它在公共電視服務的一級主管發佈了一條公告,揭發執政的國民黨試圖控制電視台的行為。他們要求保證公共電視的言論自由。公視集團包括公共電視、客家電視、原住民電視、中華電視公司。

在議會凍結公共電視一半的預算後,國民黨似乎加緊對公共電視臺的控制。同時,議會的兩個委員會決定,客家電視、臺灣宏觀電視、原住民電視的節目都要經過有關政府部門的審查。國民黨這些議員還要求在新聞局審核公共電視臺節目內容通過後,公共電視臺才可以獲得政府撥款。

國民黨有影響的議員也要求重新審核公視法,以求國民黨能控制董事會。據幾個消息來源透露,林益世議員可能宣稱要取消談話節目《公共電視臺-有話好說》,因為這個節目批評政府過於嚴苛。

10月,國民黨占多數席位的議會決定任命公共電視臺董事會六名新成員。這六名成員在執政黨的主導下產生。


聲明稿原文(簡體中文)

********************************************************
Public media independence threatened, despite government denials
17 December 2008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urges President Ma Ying-jeou to keep his promises to us to respect public media independence. He wrote in a letter to our secretary-general: "We believe that accusations of this administration’s interference in Taiwan’s media are based on some wrong information or misunderstandings." But the organisation has had disturbing reports of ruling Kuomintang party decisions undermining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public media.

"Taiwan should be a press freedom model in Asia and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public media is one of the key components of a free and diverse press system,"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said. "We want to believe in President Ma’s promises but they must be translated into action."

The organisation added: "We are aware that political pressure on the public media is not new and existed under the previous government but it is vital that, regardless of political party debate, the media should have a favourable legislative and political environment. We urge the president to order a probe into the various accusations of meddling and to set up mechanisms that guarantee media independence."

In reply to a letter from Jean-François Julliard, the new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secretary-general, President Ma wrote that his government "will never attempt to control or interfere in the activities of the media." He added: "The ROC [Taiwanese] government is fully aware of the indispensable role that freedom of the press has played in the consolidation of our democracy (...) Both Taiwan’s governing party and the opposition cherish the freedom our people enjoy."

In his letter, at the end of October, Julliard had requested an explanation for recent cases of political pressure on the state media, above all on Radio Taiwan International (RTI) and the Central News Agency (CNA). Julliard wrote: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has been told that some officials used to be in the habit of calling journalists to ask them to rewrite stories. Nowadays, officials try to exert a more general control by appointing leading government supporters to run them."

The chairman and some ten other senior members of the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 (PTSF) - which oversees the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PTS), Hakka Television, Indigenous Television and China Television Service - issued a statement on 10 December condemning the ruling Kuomintang’s attempts to control these media and calling for their independence to be guaranteed.

The Kuomintang’s campaign to reaffirm its influence over the public TV stations seems to have strengthened since parliament’s decision to freeze half of the PTSF’s budget. At the same time, two parliamentary committees decided that the programming of Hakka Television, Taiwan Macroview Television and Indigenous Television should be subject to review by the entities concerned by their content. The Kuomintang legislators within this committee also called for the TPBS (Taiwan Broadcasting System or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budget to be conditioned on agreement with the Government Information Office (GIO) about content.

Influential Kuomintang lawmakers also proposed amending the public television law without a view to having a supervisory council controlled by the ruling party. According to several sources, legislator Lin Yi-shih said he would like to get rid of the outspoken "PTS News Talk" show.

Parliament, in which the Kuomintang has a majority, decided in October to appoint six new members to the PTS’s supervisory board.

After Ma’s election, RTI’s chairman resigned in protest against GIO interference. CNA deputy editor-in-chief Chuang Feng-chia also resigned after condemning internal censorship on various subjects, including the president of China. He told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that the news agency "belongs to the country and not the Kuomintang." This was a few days after President Ma’s campaign director was appointed as the CNA’s deputy chairman.

In a letter to Julliard, the head of the GIO’s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Department, Manfred Peng, denied any interference and accused the RTI and CNA officials of manipulating their reasons for resigning. He insisted that the GIO just conveyed listener comments to RTI’s management without issuing any directives about content.

Chen Hsiao-yi of the Association of Taiwan Journalists told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that "interference has always existed and the parties always tend to put their friends in positions at the head of the state media."

RTI and CNA were in the past all directly controlled by the Kuomintang but, under President Lee Teng-hui (1988-2000), the state media were granted editorial independence and their funding was guaranteed as part of the GIO’s budget. Article 11 of the public television law says that public television "belongs to all citizens and its operations must be independent and autonomous, and free of any interference."


聲明稿原文(英文)

2008年12月17日 星期三

全球勞工放長假!?勞資協商休無薪假?不可低於基本工資!



本集節目線上收看(請改下方選單為「有話好說─週三」)

來賓:

桃園縣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毛振飛

勞委會副主委 潘世偉

資深記者 洪素卿

全國工業總會常務理事 何語(七銘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無薪假薪資標準再度改變

勞委會今天表示,將全面檢討現行外勞政策,究竟政府的具體作法與目標為何?國內失業率持續飆升,失業勞工統計已突破47萬人;但十月份外籍勞工人數竟較上月增加0.94%,與去年同月相較增加達4.68% 。十月份,在台外勞人數創下37萬3190名的新高,再加上非法滯留而未被記入的人數,實際外勞數恐怕將逼近50萬大關。



究竟資方為何如此偏好僱用外勞?而本國勞工的工作意願是否有所改變?無論是擴大公共建設、愛台十二項建設…這些公共支出大餅,能否大幅增加本國勞工就業機會,減少對外勞勞動力的依賴?政府能否多給進用本國勞工的企業更多優惠?





此外,無薪休假風潮在社會上持續蔓延,越來越多人被迫或自願以休無薪假方式減薪以保飯碗,但因此引發的爭議卻也越來越大,勞委會最新宣佈採無薪休假的企業,支薪不得低於基本工資所規定的17280元標準,是否會導致更嚴重裁員潮?勞委會、資方以及勞方的看法和具體作法如何?




勞資如何看待無薪休假?

各種規模及領域的大小企業,為何非得採用無薪休假方式來節省成本不可?面對資方一片「共體時艱」的聲浪,勞工能有什麼選擇?勞工又該如何自保?政府對勞資雙方,還能多做些什麼努力?勞方、資方、官方與媒體如何能攜手合作,共同度過失業海嘯?

理解才能對話,對話才能進步:針對部份立委批評公視有話好說之說明

這一兩個月來,公視有話好說同仁從許多不同管道獲知,部份立委及政府官員對公視有話好說相當不滿。原以為這只是空穴來風、以訛傳訛,但上週五(12/13日)部份社運團體與林益世委員見面時,林委員明確告知在場人士「有委員相當不滿有話好說」,這才赫然發現,原來部份立委對有話好說誤解如此之深,所以實在有必要好好說明澄清。

本節目輾轉得知,部分立委雖然沒有提出具體批評,但其印象及感受對本節目有三大不滿:1.有話好說有特定立場 2.有話好說與其它政論節目沒有差異 3.有話好說已經偏離公視成立目的。然細問之下,批評者似乎均未曾看過本節目,為避免錯誤資訊持續發酵,以下謹就上述批評略為說明:

(一)有話好說有無特定立場?

任何人、團體、新聞、節目均有其立場,只是其立場是否經得起檢驗,有話好說當然也不例外。我們的立場是:1.中華民國全體國民最大利益 2.盡量讓弱勢團體以及地方意見發聲 3.提供多元思考 4.不同觀點對話以及 5.監督政府公共政策。

部份立委質疑之處應為本節目是否有藍綠立場?對此質疑,本節目整理出十月以來每一集主題以及來賓以供社會大眾共同檢驗(詳見連結)。先就節目邀請來賓而言,我們真的認為,只問藍綠不談專業是台灣目前很大的問題,因此本節目邀請來賓的最高標準為是否專業,而非是藍是綠。因此無論是檯面上名嘴、藍綠政治人物,相對而言都很少出現在本節目。當然若硬要以藍綠眼鏡來檢視每一個人,無論是學者、媒體人、官員、社運團體或是各行各業代表,每人心中恐怕也都有一定藍綠偏好,但就算如此,本節目在談財經、稅改、環境等議題,也盡可能做到形式以及實質的藍綠平衡中立。但我們想說的是,台灣許多問題並非是藍綠立場對立所造成,而是人民與政府溝通不足、企業與勞方互動不夠以及城鄉貧富性別年齡等不同屬性之間的人無法相互理解、理性對話所導致。我們想呼籲的是,台灣並非只有藍綠兩種顏色,還包含了各式各樣黯淡的、灰澀的、哀淒的、光彩的、明亮的、歡愉的各種顏色(套句魏德聖的話,這就是彩虹的顏色,也就是台灣的顏色)。

但若非得戴上藍綠眼鏡來看整個世界,檢視本節目自三月開播至今,依照藍綠光譜刻版印象,本節目至少八成以上來賓不會被貼上綠色標籤。

另外再就節目議題說明:有話好說從未為特定政黨或團體服務,更不曾涉入空洞沒營養之口水論戰,亦從未討論任何特定政府部會閣員之適任與否。這九個多月來,本節目討論議題均鎖定在「公共政策」以及「重大議題」。以最具爭議性的11月12日陳前總統遭收押為例,本節目深知此題目無論怎麼談都會陷入挺扁反扁的泥淖中,但面對台灣有史以來第一次卸任元首遭收押事件,不談又擺明是鴕鳥心態,因此有話好說當天邀請的是前法官蔡玉玲律師、台北地檢署主任檢察官林麗瑩以及司改會執行長林峰正;有話好說當天試圖從法官、檢察官以及司法改革角度來理解當時所產生的兩極爭議。

然而狹義的政治議題僅佔本節目相當少的比例,大部分本節目是鎖定在財經、社福、民生消費等面向。以貼近民眾的角度來討論對大多數人民息息相關的議題,例如國民年金、失業、金融海嘯、毒奶粉、消費券…。

平心而論,若把所有政論節目放在同一藍綠光譜,有話好說的位置應該是在最中間。至於是否絕對公正中立?有話好說與所有公視節目一樣,必須虛心接受各界嚴厲監督,但是批評者是否能就本節目明顯具體所犯錯誤給予指正,本節目也才有繼續進步的空間。


(二)有話好說跟其他政論節目有何差異?

此質疑與「公視為何要開政論節目?」相當類似,故一併說明。

國父說,政治乃眾人之事。我們實在很難理解討論公共議題如何能不牽涉政治?文化(我們談海角七號)、教育(我們談繁星計畫)、社會事件(我們談分手暴力、洪曉慧事件)、失業(金融海嘯以及立即上工計畫)、國際(美國大選跟印度泰國事件)、兩岸關係、減稅...,那一個議題不是政治?就連我們有一集談節能減碳騎自行車,都跟道路規劃、環保政策等政治面向脫不了關係。

台灣現在的問題並不在討論政治,也不在開闢政論節目;台灣的真正問題是政治視野被過度窄化,而政論節目又被過度僵化,結果陷入惡性循環:政治越骯髒醜陋,民眾就越厭惡冷漠;民眾越不關心,政治就越向下沉淪。

很多人認為政治就是藍綠鬥爭,就是貪污邪惡,就是利益分贓。結果就塑造出兩種民眾:一是藍綠兩端的狂熱群眾,另一是因厭惡而極度冷漠的群眾。因此公視有話好說的挑戰是:能否跳脫現有的政論節目狹隘的視野,而以更理性、更專業、更就事論事而且更貼近民眾的方式,來好好討論各式各樣的政治議題。

上上禮拜(12月6日),我從內政部簡政次手中接下了家庭暴力及性侵害優質新聞報導獎(我大概不會無聊到連獎都要分藍綠),我心裏真的很高興,也很感激,這是我們第二次獲獎(上次是廣電基金的優質節目),我心裡的想法是,政論節目為何不能談家暴問題?為何不能談海角七號?為何不能談社福團體瀕臨倒閉?為何不能談台灣在地的美麗與迷人之處?

我們是一個收視率不及2100跟大話新聞四分之一的政論節目,如果他們也可以關心更多更實際的議題,如果那些擁有龐大媒體或政治資源的人可以多想著自己能否多作點對社會有益的事,如果真是這樣,或許我們這個社會的問題就不會那麼多,而不只是有話好說,似乎連整個公視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除了議題與其他政論節目南轅北轍外,包括本節目來賓的專業以及Call-In觀眾的理性與談話內容,恐怕也是目前極少數的「異類」,此部份已經獲得各界不少肯定。

另一個有話好說與其他政論節目的差異是,我們恐怕是國內唯一能理性完整討論政府政策的政論節目。無論是國民年金、勞保年金、立即上工計畫、江陳四項協議、近貧補貼、愛台12建設、消費券、毒奶粉檢驗標準…,政府不必花大錢去跟商業電視台作置入性行銷,而且效果還非常有限,就可以有媒體願意好好地,把枯燥乏味但卻與人民切身相關的法令政策完整解釋清楚。有話好說雖然從未拿過政府一毛錢,但我們非常樂意提供一整個小時來讓官員說明民眾真正想瞭解的政策(相反地,我們還會比照原本來賓費制度,給政府官員三千元出席費)。但這絕不代表有話好說就是政令宣導,因為我們僅提供足夠正確的資訊,至於政策是否有效完美,則交由民眾自行判斷。

至於資料蒐集以及理性對話的討論方式,這很難量化,但相較其他節目,本節目有足夠的信心可以名列前茅。


(三)有話好說是否背離公視成立目的?

因為每個人對公視的期待都不太一樣,而對台灣現階段,公視又該達成什麼成果也有相當不同的認知。因此要討論這個問題,或許我們可以回到公視法相關條文來聚焦討論:

第一條 (立法目的)
為健全公共電視之發展,建立為公眾服務之大眾傳播制度,彌補商業電視之不足;以多元之設計,維護國民表達自由及知之權利,提高文化及教育水準,促進民主社會發展,增進公共福祉,特制定本法。

第十一條 (公共電視應遵守之原則)
公共電視屬於國民全體,其經營應獨立自主,不受干涉,並遵守下列之原則:
一、完整提供資訊,公平服務公眾,不以營利為目的。
二、提供公眾適當用電臺之機會,尤應保障弱勢團體之權益。
三、提供或贊助各種類別之民俗、藝文創作及發表機會,以維護文化之均衡發展。
四、介紹新知及觀念。
五、節目之製播,應維護人性尊嚴;符合自由、民主、法治之憲法基本精神;保持多元性、客觀性、公平性及兼顧族群之均衡性。

第三十六條 (節目製播原則)
節目之製播,應遵守下列規定:
一、致力提昇國民之文化水準,並促進全民教育文化之發展。
二、保持多元性,並維持不同型態節目之均衡。
三、保持客觀性及公平性,應提供社會大眾及各群體公平參與及表達意見之機會。
四、尊重個人名譽並保護隱私權。
五、積極提供適合兒童、青少年、婦女、老人觀賞,有益其身心發展及健康之節目。
六、對於尚在偵查或審判中之訴訟事件,或承辦該事件之司法人員或有關之訴訟關係人,不得評論;並不得報導禁止公開訴訟事件之辯論。
七、不得為任何政黨或宗教團體作政治或宗教之宣傳。
八、不得違反法律、妨害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

依照前述條文,公視無論何時何地,理所當然要深耕文化、教育、族群、社福等等商業電視台不願碰觸的議題。

但必須先說明的是,有話好說只是公視眾多節目新聞之一,因此恐無法達成上述所有目標,要討論有話好說是否違反公視成立宗旨,必須以節目是否違反公視法上列規定來論斷。其中最大的爭議在於公視法第一條開宗明義規定:「彌補商業電視台之不足」。

當台灣政論節目氾濫而且儼然成為社會對立根源之一的時候,公視還在這時候開政論節目,不但如此,而且還有Call-In(部份立委對Call-In特別有意見),公視這難道不是唯恐天下不亂?這難道不嚴重違反了「彌補商業電視台之不足」的規定?

問題是,什麼叫作「彌補商業電視台之不足」?

當台灣社會對媒體表現越來越不滿的時候,以人民納稅錢成立的公共電視該如面對這樣的問題?究竟是視而不見,任電視環境以及民眾收視權益繼續惡化才叫彌補商業電視台之不足,還是作為台灣唯一不必直接面對收視率跟廣告壓力的電視台,或許可以試著做看看能否弄出不同的新聞樣貌,試著能否提供不同的操作模式來作為觀眾不同選擇,這是否也是彌補商業電視之不足的更積極作法?

我們的解讀是:「彌補商業電視之不足」有兩個含意:1.商業電視台不做的,公視一定要好好發揮。 2.商業電視台作不好作不夠的,公視更是責無旁貸。

因此公視為何要開闢政論節目?開政論節目有無背離公視成立的目的?這當然是我們必須每天檢視自己的重要課題,但關鍵在於有話好說是否也陷入了當前政論節目的種種困境:「情緒宣洩大過相互對話」、「指責咒罵高過理性溝通」、「口水錯誤資訊淹過實際正確證據」…如果有話好說也犯下了類似的錯誤,那這節目的確嚴重背離了公共電視成立的目的。


(四)有話好說的問題不在藍綠,而是上下左右

我摸著良心說,有話好說的問題真的不是出在藍綠,而是在這個節目是不是能以更宏觀的高度去理解結構層面的問題;是不是能深入挖掘事件核心而且避免以台北精英觀點來理解基層想法;是不是真能捍衛弱勢底層而不是敷衍偽善的佯裝自己是正義使者;是不是不自知的陷入反商情結以仇恨對立情緒來敵視企業資本家…。

我再度摸著良心問自己,得到的答案是,有話好說問題真的很多,但慶幸的是,我們還有些許反省能力跟再進步的渴望,也期待立委以及所有國民,繼續監督公視有話好說,並持續給我們具體而嚴厲的指責。

我們始終相信,唯有暫時放下原本的成見,試圖理解對方的想法,真正的溝通對話才有可能達成,而彼此也才能跳脫原本的僵局,雙方也才會有進步的可能。


有話好說製作人陳信聰敬上


延伸閱讀(1):有話好說相關網頁、部落格文章摘錄
「禁入公視」媒改團體拜會林益世(立委對有話好說的批評)
誰可刊登減稅廣告? /羅慧雯
給我女兒優質電視節目(楊昆澈)
【推薦】公視政論節目—「有話好說」
台灣公共電視「有話好說」節目,上twitter了! (附國民年金保險特輯)
拜託台灣的政論性節目還不夠嗎?
公視「有話好說」國民年金及勞保年金特輯
公視有話好說:國民年金及勞保年金
公共電視的Web 2.0
在看電視 081215
1212立法院前。個人牢騷
連署支持公視
公共電視 「有話好說」節目專訪「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男主角范逸臣
強力推薦 公視
三聚氫胺恐慌症
有話可以好好說

延伸閱讀(2):公共電視「有話好說」10月以來討論題目及來賓

本文全文下載


2008年12月16日 星期二

國富論專題(12):論大三通利弊得失!預測越來越悲觀 直航能否救台灣?



今日Call-In主題:兩岸大三通,台灣經濟會有何改變?

來賓:

寶華經濟研究院長 梁國源

日本大和總研全球首席經濟顧問 劉憶如

資深財經記者 阮慕驊

明年GDP預估數字大不同

針對明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的預測,官方、民間與國外單位所公佈的數字有著極大的落。主計處所估計的GDP是2.12;英國經濟學人則估計為負2.9,中經院公佈的數字是1.24;而中研院的預測為0.56。為何不同單位所預測的數值會有那麼大的差別?

2008一整年幾乎看不到經濟好轉題材,唯獨兩岸直航議題一直是一枝獨秀,究竟兩岸大三通能否成功讓台灣經濟成長率轉負為正,甚至上看2.12、2.5?



大三通開放,表面上形勢一片大好,然而大三通對台灣究竟有什麼實質好處?現在台灣似乎面臨無貨可出、無貨可進的窘境,貨運大三通還能有那麼大的幫助嗎?另一方面,對大三通持保留意見的人士認為兩岸直航仍存在著大三通對台灣有何風險?這些風險能否事前避免?



兩岸大三通,誰受惠?

兩岸大三通對於個別產業,商機何在?除航商外,還有哪些產業可以直接受益?而大三通是否會改變台灣經濟行為?兩岸通郵,今天寄貨明天到,既然兩岸貨物往來已經進入新時代,兩岸間經濟行為將會有何改變?



兩岸一甲子都解決不了的問題,昨天已經完全突破;既然兩岸經貿已經打通了任督二脈,下一步怎麼辦?從瑞士國際管理學院台灣競爭力排行來看,台灣下一步該怎麼走?企業與個人該如何調整以因應新局勢?而大三通啟動之後,兩岸開放政策還存在哪些限制?

2008年12月15日 星期一

大三通啟航,柳丁打頭陣:台灣蔬果暴起暴落,中國市場能救台農?


今日CALL-IN主題:貨運直航,對台灣農民及民眾有何影響?

來賓:

彰化縣農會總幹事 廖振賢

台大農經系副教授 孫立群

財經雜誌社社長 林奇芬

現場電話連線:屏東縣農民 尤志誠



馬總統高雄主持儀式,直航成本降

今日,兩岸大三通終於正式啟動。其中,兩岸直航對台灣農產品以及農民,將可能造成什麼影響?過去,台灣農產品經常因供過於求造成滯銷,由於不敷採收成本,農民經常氣得把蔬果丟在田中任其腐爛,如今大三通正式啟航,台灣農民是否可以從中獲利?農產品滯銷問題,是否可以從此一勞永逸?



中國龐大的市場,令許多人期待不已;然而,我們真能這麼輕易地打進這13億人規模的市場?針對已經在中國行銷的高檔台灣水果,中國民間流傳著「會吃的不買,會買的不吃」的說法。究竟中國大陸民眾,真能接受台灣水果的價格跟口味嗎?如果在中國以精緻包裝、精品生產的禮品路線來行銷台灣水果,行得通嗎?另外,台灣蔬果是否已經具備了國際外銷的生產規模?



農民看三通

之前大張旗鼓宣傳的「台灣水果F4」,為何無法打入中國市場?台灣農產品銷中,目前遇到了什麼問題?大三通正式啟航,台灣方面希望農產品可以大量銷售到中國市場,但中國農產品傾銷台灣的可能性,會不會也大幅增加?在這方面,台灣能有競爭力嗎?



台灣傳統上具有特色及競爭力的農產品,如高山茶葉、蓮霧、木瓜、香蕉…等等,似乎都已經遭到移植,甚至仿冒,而且由台資投資生產的海南島產台灣水果品質越來越好,在成本高於對方、品質卻日漸接近的情況下,台灣蔬果還能夠保持多久的相對優勢?



台灣農產品價格,常常因為某些因素暴起暴落,究竟問題是出在市場太小,還是產銷制度上?所謂精品蔬果的市場到底在哪裡?是中國,還是日本與歐美?台灣農業政策,對此設定有優先順序嗎?

公共電視「有話好說」10月以來討論題目及來賓

近日,部份立法委員嚴厲批評本節目有特定政治立場、與其它政論節目沒有差異以及討論議題偏離公視成立目的。

本節目認為,部份商業電視政論節目確實讓理性觀眾相當不滿,然「有話好說」自3月3日開播以來,最大的努力就是希望能避免犯下類似的錯誤,因此在議題選擇、來賓邀請以及討論方式上,始終努力達成「中立客觀」、「專業理性」、「貼近民眾」等目標。立委對本節目的嚴厲批評,恐怕是因為誤解而導致。

自今年3月3日開播以來,有話好說每一集所討論議題以及邀請來賓,均同步於網站上公開(10月之前請至http://www.peopo.org/public查詢)但為讓不滿政論節目但卻又未曾看過有話好說的人能迅速瞭解本節目走向,以下整理本節目自十月以來所討論的題目以及邀請來賓,希望能釐清不必要的誤解。



PS.有話好說共有1.週一到週五有話好說2.週六NGO觀點3.週日南部開講三系列,以下僅整理週一到週五論壇議題:




































































































































































































































































日期主題來賓
10/1國民年金今天上路 誰可保?有啥好處?會破產嗎?台灣社會福利總盟秘書長王榮璋、
勞保局副總經理羅五湖、
財經雜誌社長林奇芬
10/2勞保年金、國民年金哪個比較好資深記者洪素卿、
國民年金推動聯盟成員林綠紅、
財經雜誌社長林奇芬
10/3毒奶粉再來醫學博士潘懷宗、
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所長葉安義、
消基會檢驗委員吳家誠
10/6金融海嘯席捲台灣 保險銀行業中箭 保單連動債怎麼辦?世新大學財務金融系助理教授梁彥平、
精算師葉崇琦、
財經雜誌編輯總監盧燕俐
10/7國富論專題(2):七千億都過了,全球股市還重挫?寶華經濟研究院長梁國源、
行政院賦改會委員黃耀輝、
公平稅改聯盟召集人王榮璋
10/8冰島破產!?理財雜誌社長林奇芬、
政大金融系教授李桐豪、
科技公司董事長張忠本
10/9救經濟!救誰的經濟?減稅、降息、富人先得利,百姓望眼欲穿!?公平稅改聯盟召集人王榮璋、
國立空大公行系教授李允傑、
財經雜誌編輯總監盧燕俐、
視訊連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訪問學者黃奎博
10/10 中華民國,生日快樂 國民黨文宣部主任賴素如、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吳惠林、
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
台大國際企業學系教授湯明哲
10/13 跌幅減半仍跌百點!!股市成首要施政,台灣還有哪些未爆彈? 世新大學財務金融系助理教授梁彥平、
清華大學計量財務金融系主任鍾經樊、
財經雜誌編輯總監盧燕俐
10/14 國富論專題(3):全球股市收復失土!金融黑洞見底?終結次貸噩夢? 寶華經濟研究院長梁國源、
行政院賦改會委員黃耀輝、
資深財經記者阮慕驊
10/15 減稅! 公平稅改聯盟發言人孫一信、
賦改會委員黃耀輝、
資深財經記者詹惠珠、
視訊連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訪問學者黃奎博
10/16 王永慶突病逝:經營之神揮衣袖,台塑王國、企業典範 亞洲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陳定國、
遠見雜誌副總主筆游常山、
資深媒體人溫紳
10/17 救經濟!拚消費!?省錢總統帶頭買鞋、劉揆買衣! 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
餐飲業者柯俊年、
經濟日報資深記者詹惠珠
10/20 中國高層紛訪台,抗議嗆聲大遊行!陳雲林來台:危機?契機? 台南市議員王定宇
國民黨文宣部主任賴素如、
淡江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張五岳、
視訊連線:南台灣論壇總召集人王鳳生、
視訊連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訪問學者黃奎博
10/21 國富論專題(4):政府帶頭拚消費救失業,經濟衰退有多嚴重?
寶華經濟研究院院長梁國源、
大和總研經濟顧問劉憶如、
資深財經記者許啟智
10/22 全球失業海嘯:台灣勞工恐難過年,政府如何有效因應? 記者洪素卿、
中高齡就業促進聯盟理事長蕭忠漢、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張五岳
10/23 中高齡失業! 勞委會職訓局就業輔導組組長賴樹立、
記者洪素卿、
高雄縣勞工局長宋廷棟
10/24 物價不跌,政府有調降機制嗎? 財經雜誌編輯總監盧燕俐、
餐飲業者林秋香、
台大農經系教授陸雲
10/27 陳雲林下週來台,二次江陳會談什麼? 空大公行系教授李允傑、
第三社會黨發言人楊偉中、
高雄連線:中山大學政治所教授廖達琪、
網路視訊連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訪問學者黃奎博
10/28 國富論專題(5):論經濟前景,景氣比SARS差,復甦指標究竟為何? 寶華經濟研究院長梁國源、
大和總研經濟顧問劉憶如、
資深財經記者阮慕驊
10/29 中國十大行長來台 政治大學金融系教授殷乃平、
科技公司董事長張忠本、
財經雜誌社長林奇芬
10/30 縣市搶升格:台中縣市合併升直轄市,如何施政? 空大公行系教授李允傑、
板橋市長江惠貞、
台中市議員張廖萬堅
10/31 旅展熱賣!寶島春回?江陳會、陸客來,每天三千人次可期? 恆春鎮長葉明順、
練習曲導演陳懷恩、
導遊林龍
11/3 陳雲林抵台!歡迎與嗆聲,兩岸關係後續該如何發展? 前陸委會副主委、政大國發所副教授 童振源
中山大學政治所教授廖達琪、
資深財經記者盧燕俐、
台北101現場SNG連線:公視記者陳姝君、
華府觀測站: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訪問學者黃奎博
11/4 國富論專題(6):江陳簽四協議,海空大三通,台灣經濟後續發展? 寶華經濟研究院長梁國源、
政大金融系教授李桐豪、
資深財經記者阮慕驊、
國賓飯店連線:記者洪蕙竹、
華府視訊連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訪問學者黃奎博
11/5 黑馬躍白宮!台美下一步?美國刷新歷史,首位黑人總統當家! 淡大美研所教授陳一新、
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員林正義、
淡大陸研所長張五岳、
華府視訊連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訪問學者黃奎博
11/6 圍陳真相:嗆陳圍城,警民衝突!誰該負責? 台灣人權促進會副會長林佳範、
資深媒體人陳敏鳳、
律師魏千峰、
連線:公視記者李曉儒
11/7 陳雲林來台總檢討!兩岸下一步,該怎麼走? 輔仁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吳瑞國、
民主基金會執行長林文程、
中央大學公共安全系副教授董立文、
華府觀測站: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訪問學者黃奎博
11/10 野草莓運動!道歉、下台、修法!學生的訴求,合理嗎? 輔大法律系副教授吳豪人、
野草莓運動媒體組組長許仁碩、
國民黨文宣部主任賴素如、
現場連線:台大社會系教授李明璁
11/11 國富論專題(7):央行降息振景氣!45天降息四次!所為何來?影響多大? 日本大和總研全球首席經濟顧問劉憶如教授、
寶華經濟研究院長梁國源教授、
資深記者阮慕驊
11/12 陳前總統的24小時!史無前例,卸任元首涉五罪嫌遭羈押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執行長林峯正、
律師蔡玉玲、
台北地檢署主任檢察官林麗瑩
11/13 大膽舉債救經濟:九千億紓困!政院天價救企業? 資深財經記者阮慕驊、
中小企業主馮怡平、
政大財務管理系教授周行一
11/14 金融海嘯後遺症:捐款銳減、政府欠錢,社福團體快倒了! 台灣社福總盟秘書長王榮璋、
財經記者盧燕俐、
前北市社會局長薛承泰、
電話連線:沐恩之家執行長顏炎輝、
視訊連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訪問學者黃奎博
11/17 史無前例:消費券救經濟!政府舉債讓你花錢,對景氣真有幫助? 資深財經記者詹惠珠、
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林向愷、
世新大學財金系助理教授梁彥平
11/18 國富論專題(8):省思經濟政策,消費券與紓困,能否挽救經濟衰退? 寶華經濟研究院長梁國源、
醒吾技術學院會計資訊系講座教授周添城、
資深財經記者阮慕驊、
視訊連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訪問學者黃奎博
11/19 消費券人人有獎!刺激景氣,829億消費券來得正是時候? 財經記者盧燕俐、
政大金融系教授李桐豪、
財經雜誌社社長林奇芬、
視訊連線:台中市楓樹腳文化協會理事長江鳳英、
花蓮縣青少年公益組織黃榮墩、
花蓮縣前農業發展處長杜麗華
11/20 明年經濟保二?萬事莫如救市急,政府再出手四年五千億! 清華大學計量財務金融系主任鍾經樊、
資深財經記者許啟智、
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梁啟源
11/21 連三季負成長,台灣正式步入衰退?老百姓該如何渡難關! 世新大學財金系助理教授梁彥平、
資深媒體人李有德、
資深財經記者盧燕俐
11/24 失業海嘯來了!裁員減薪無薪假,工人上班族怎過寒冬? 資深記者洪素卿、
中央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邱俊榮、
人力銀行行銷總監邱文仁、
視訊連線: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
11/25 國富論專題(9):保2的成敗關鍵─救經濟招數盡出,GDP2%真能保住? 寶華經濟研究院院長梁國源、
台北商業技術學院財稅系副教授黃耀輝、
財經記者許啟智、
視訊連線:板橋市長江惠貞
11/26 房地產景氣恐大幅下修:產業火車頭?商人賺過頭?政府該出手救? 政大地政系教授張金鶚、
不動產投顧業者顏炳立、
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蔡吉源、
視訊連線:人民火大聯盟發言人賴香伶
11/27 官員誰才該減薪?人民該不該加薪?搶救失業,政府要端出什麼法寶? 空大公行系教授李允傑、
資深財經記者阮慕驊、
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
11/28 年終獎金縮水、加薪無望:高物價時代怎麼生活? 資深媒體人盧燕俐、
前土銀工會理事長吳玉祥、
中高齡就業促進聯盟理事長蕭忠漢、
視訊連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訪問學者黃奎博
12/1 屠殺、暴動、革命?印度泰國究竟怎麼了? 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副教授林若雩、
資深媒體人眭澔平、
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李登科
12/2 國富論專題(10):論金融改革!二次金改風波未平,三次金改已箭在弦上? 寶華經濟研究院長梁國源教授、
日本大和總研全球首席經濟顧問劉憶如教授、
資深財經記者阮慕驊
12/3 愛與恨、罪與罰:清大校園情殺案,11年徒刑換重生 精神科主任醫師江漢光、
兩性專家孫明明、
更生團契總幹事黃明鎮牧師、
成大醫學院行為醫學研究所教授柯慧貞
12/4 偵查中案件為何洩密?律師、檢察官,發言分際如何拿捏? 賴芳玉律師、
司法記者劉益宏、
中研院法律所副研究員廖福特
12/5 減產、減薪、減人力?企業省錢大作戰!員工生活大挑戰? 桃園縣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毛振飛、
財經記者盧燕俐、
人力銀行行銷總監邱文仁、
電話連線:竹科工程師
12/8 裁員、無薪假,老闆說了算?減薪失業遙無期!工作飯碗如何保? 資深勞工線記者洪素卿、
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
企業勞動法令顧問陳瑞珠、
高雄連線:高雄縣勞工局局長宋廷棟
12/9 國富論專題(11):救經濟更要救失業,失業海嘯年底狂襲,台灣準備好了嗎? 寶華經濟研究院長梁國源、
日本大和總研全球首席經濟顧問劉憶如、
資深財經記者阮慕驊、
華府觀測站: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訪問學者黃奎博
12/10 公視誰屬?世界人權日,公視自主權在哪? 公視基金會發言人郭至楨、
國民黨文宣部主任賴素如、
媒體觀察基金會董事長管中祥、
資深媒體人楊憲宏
12/11 社運進退之間:訴求理想、爭取權益! 社會改革、抗爭不斷? 社運工作者鄭村棋、
輔大法律系副教授吳豪人、
青年樂生聯盟成員王顥中
12/12 起訴扁!求重刑?卸任元首涉四大案偵結,檢方求從重量刑! 國民黨文宣部主任賴素如、
空大公行系教授李允傑、
前民進黨立法委員蔡其昌


2008年12月12日 星期五

起訴扁!求重刑?卸任元首涉四大案偵結,檢方求從重量刑!


來賓:

國民黨文宣部主任 賴素如

空大公行系教授 李允傑

前民進黨立法委員 蔡其昌



特偵組起訴扁案被告,要求從重量刑

今日特偵組公佈的起訴書厚達281頁,起訴被告高達14位。特偵組偵結,要求對陳前總統與吳淑珍予以最嚴厲制裁,措辭強烈,舉國矚目。為何真如外界所猜測,在今日完成偵結起訴?扁案偵辦超過四個月,今天第一波偵結,這樣的結果該如何看待 ?



特偵組檢察官對陳前總統及其他扁家成員並未明確、具體求刑,僅表示未來應給予最嚴厲之制裁,禠奪公權,並追繳不法所得,為什麼這麼做?是有禮遇上的考量,或者還有其他原因?對於陳前總統以外扁家成員中的其他三人:吳淑珍、陳致中、黃睿靚,檢方亦未具具體求刑,只言從重量刑,這樣的求處方式適當嗎?有何理由?卸任元首的家人,並非卸任元首本人,有一併禮遇的必要嗎?

龍潭購地弊案中,為何收錢者遭到檢方起訴,給錢者如辜成允交付佣金4億元,卻能全身而退?


扁辦回應

扁辦看起訴書:陳前總統委任律師鄭勝助,認為檢方刻意忽略政治人物收受政治獻金事實,「看到錢就往壞的方向推論」,因此採取押人取供、轉汙點證人方式利益交換等方式,「根本是清算前朝官員」,真是如此嗎?



另一方面,扁辦認為總統國務機要費係經國會核定,總統原本即可在職權內加以斟酌使用,檢方是在吹毛求庛,究竟檢方是依證據辦案,還是吹毛求疵?而陳前總統另一委任律師鄭文龍,則表示判決不高明,令他失望。究竟理由何在?案件真的透過今日的起訴而有所釐清嗎?

鄭文龍同時質疑收押陳前總統過程有草率之嫌,並舉高院說法,質疑「本案相關證人訊問是否結束?被告是否還有變造證據疑慮?」究竟押不押人有何不同?是否不羈押,就有串證之虞?

今日首波偵結之後,陳前總統移送台北地院開庭審理,扁羈押問題還可能如何發展?


扁案回顧

扁案後續還有哪些可能發展?包括二次金改問題,以及機密外交案、達震案?還有哪些案情未能釐清?卸任元首遭起訴判刑,亞洲國家所在多有,各國如何處理卸任元首涉法問題?陳前總統與其他國家卸任元首之犯罪情形,有什麼差別,還可能怎麼發展?



另一方面,由獨立組織「國際透明」每年公佈的國際清廉指標 ,2008年,台灣的排名再度下降,究竟清廉指標該怎麼改善?有希望改善嗎?扁案尚待後續發展,這個案件對台灣社會有何啟示與影響?

扁案及相關案件,對未來國內政局與各政黨,可能發生何種衝擊?外界習慣將國務費案與馬總統先前所涉之特別費案比較,且質疑檢方偵辦存有雙重標準。真有雙重標準疑慮嗎?

2008年12月11日 星期四

社運進退之間:訴求理想、爭取權益! 社會改革、抗爭不斷?


來賓:

社運工作者 鄭村棋

輔大法律系副教授 吳豪人

青年樂生聯盟成員 王顥中



野草莓運動現在如何?

今天清晨三點,參與野草莓運動的學生與多名圖博流亡人士,被警方以強制手段從自由廣場前驅離。野草莓運動一個月前所提出的三大訴求,至今有任何改變嗎?政府面對學運的態度,又是如何?集遊法修法的進度如何了?進入修法程序,是否表示野草莓運動的訴求已經成功?




樂生院遭部份拆除、圍離封鎖

樂生保存運動歷年來的抗爭,社運團體的訴求到底是什麼?樂生療養院的問題在媒體版面上,已經多次鬧得沸沸揚揚;從去年樂生院民到蘇貞昌官邸外下跪開始,媒體開始注意到樂生議題,但是一路走來,政府對樂生院與院民、社運團體抱持著何種態度?



樂生保留問題,儘管蘇貞昌在擔任行政院長任內曾經承諾『將保留樂生文化資產,並讓院民原地續住』,但隨著蘇貞昌卸任,承諾隨即跳票,政策也無法延續?如果這樣的事情一再發生,社會運動的意義究竟何在?

幾乎每次弱勢團體或學生所發動的社會運動,例如野草莓與樂生,總是會演變成現場警方的處理發生問題,明明是要求公開審議公共建設、爭取言論自由與人權的意見表達,為何每每演變成龐大的優勢警力對待手無寸鐵學生、老弱殘疾人的不堪場面?

馬總統的人權獎?

馬英九總統在昨天國際人權日活動中表示『台灣是全世界集會遊行最自由的國家』,結果不到一天就發生了強制驅離圖博難民與廣場學生的事件;馬總統的說法,果真確實嗎?台灣真的是全世界集會遊行最自由的國家嗎?目前世界各主要國家對於集會遊行的規定又是什麼?



自從2000年以來,大大小小的社會運動不斷,究竟歷來政府與公部門如何看待、對待社運?政府和社運間的關係又是如何?政治運動與社會運動之間,存在著什麼關係?是矛盾、衝突,還是合作?

辯與變?學運的兩條路線:該不該跨越那條線?學生難道就不能關注政治議題?青年難道就不能投身社會議題?另一方面,新世代運用新工具,網路號召,樂生動員、野草莓直播…,究竟社會運動的串連培力管道,還有哪些?

街頭運動出身的民進黨,執政後似乎和社運愈走愈遠,過去八年,台灣人民難道不是為了反對行政單位互踢皮球、公共工程決策粗糙、房地產土地炒作、敷衍社運團體、砂石利益、地方派系、選舉綁樁、蔑視人權、警察暴力、媒體扭曲、輕忽歷史…,而把選票與政權給了民進黨嗎?當初風光執政的民進黨,是否因為不再與社會上的弱勢者站在一起,而遭遇到今日難堪的危局?為什麼當政黨取得權力之後,總是不能捍衛當初在野時的堅持與理想?

另一方面,藍軍-國民黨和社會運動的關係又是如何?紅衫軍和331遊行,能算是屬於國民黨群眾的社運嗎?這些運動中,是否存在有社會議題?政黨和社運的關係又是如何?各種社會運動有沒有成功凸顯核心議題?社運,是社會進步的力量嗎?群眾運動改變人民心目中的不當政策,有任何前例嗎?究竟社運團體如何看待政黨與政治人物?

社運或抗爭行動,不應該只是思考發起活動,還有運動目標、達成運動持續、與領導運作等問題,同樣要思考?還需要哪些因素,才能使社會運動成為民眾關心的議題,而不只是在每當衝突發生,博取到少數的新聞版面而已?

公共電視新聞部公開聲明

公共電視新聞部公開聲明

敬請立法院依據「公共電視法」監督公視預算之執行,而非透過
節目內容之審核,干預公共電視營運之獨立自主。

說明:
12月9日,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審查新聞局預算,通過國民黨立法委員林益世提案,決議要求公視從明年98年度起,年度計畫與經費,應該附具年度計畫及收支預算,而且應該(包含新聞節目及一般節目製作購買費用、節目企劃購買費用、及節目製播費用等相關細目),報請主管機關新聞局核可同意,才能夠動支。

對於此項附帶的主決議,公視新聞部甚感憂慮,首先根據預算法第52條規定,立法院就預算案所為之附帶決議,應由各該機關單位參照法令辦理。而根據公視法第30條,公視基金會之年度經費需由政府捐贈之部分,應附具年度事業計畫及收支預算,提請董事會通過後,報請主管機關循預算程序辦理。換言之,公視的預算本就該循程序來辦理,但決議文中的“包含新聞節目及一般節目製作購買費用、節目企劃購買費用及節目製播費用等相關細目”啟人疑竇。

我們不得不懷疑,要求細目審查,是不是意味著,新聞節目及一般節目製作購買費用,節目企劃購買費用與製播費用等相關細目,都得經由主管機關核才能動支!更進一步的說,如果這樣的節目或新聞是經由一定程序(比如新聞部自己有討論審核機制,還有新聞自律公約與新聞製播準則),但如果主管機關不同意,不核准,這個新聞節目的預算無法過關,是否便無法製播?而這樣子,是否違反公視製播節目獨立自主的原則!公視法第11條明訂「公共電視屬於國民全體,其經營應獨立自主,不受干涉」。也因此,主管機關有監督之責,但無管理之職。

我們認為,公共電視的經費主要來自全民的納稅錢,理應受到全民與立院的監督,但12月9日通過的這項主決議,恐帶來極大風險,從深度報導的專題節目「獨立特派員」、以及監督環境政策的新聞雜誌節目「我們的島」、甚至是每日播出「公視晚間新聞」,這些全部涉及公共事務討論、基於監督公共政策的新聞性節目,恐怕會被迫面對隨時被立法院關切,甚至配合提供節目計畫、經費細目等要求,此舉一開,等於是為政治人物或特定政黨大開方便之門,公然讓政治力介入公共媒體的運作。這不僅嚴重傷害新聞獨立自主的精神,也違背了黨政軍退出媒體的社會高度期待。

任何對於公共電視預算使用之監督,可以藉由各種行政手續來檢視,預算使用與新聞內容運作是獨立的兩件事,公視法明訂獨立經營的精神,允許立法院監督公視預算的執行,卻非介入左右新聞節目的內容執行.如今,國民黨團試圖要透過預算的審查,來決定新聞節目是否生存,表面是要讓節目預算執行更有效率,但不得不讓人憂慮,就是要實質審查新聞內容,讓自主運作的界線被模糊、進而產生上下其手的空間,極有可能變相讓新聞節目被審查,而這將讓新聞獨立運作的精神蕩然無存,傷害的不只是新聞部同仁追求新聞自主的價值,更是斲傷台灣社會對於公共電視新聞獨立運作的期待,絕對不是公視新聞部員工的內部風暴,更是摧毀社會對於公共價值的追求與想望,我們期待立委諸公能夠意識,這樣的政治動作,很可能終將傷及公共媒體所捍衛的新聞自由,進而引發民主價值的倒退、公共價值的沉淪。

共同聲明連署人:
于立平 張岱屏 陳佳珣 郭志榮 李慧宜 林燕如 陳慶鍾 陳忠峰 陳志昌 陳添寶 葉鎮中 張光宗 廖婕妤 陳佳利 吳心蘋(實習生) 謝冠妃 呂培苓 詹淑雲 郭淑秋 陳怡如 古國威 柯金源 楊雅如 詹佳霖 沈紘騰 呂麗淑 周傳久 鄭仲宏 孟昭權 李昱昌 王介村 呂宗芬 陳顯坤 章明哲 許吟竹 周佩寧 鍾尚宏 吳東牧 李瓊月 李婕綾 卓冠齊 李金龍 張智龍 應磊奇 婁雅君 張筱瑩 范毓雯 賴秉寰 余榮宗 羅盛達 周明文 李秋蘋 (實習生) 陳信聰 鄭坤從 康依倫 樸星宇 蔡岳霖 李昭薰 徐銘鍾 廖育婉 林群展 林玉琳 林裕仁 林玉萍 駱恩蘋 吳翠芹 邱峰欽 邱燕珍 余佳璋 曾惠敏 徐家仁 林曉慧 林珍汝 張志雄 林欣儀 葉明蘭 王琪如 沈元斌 許恆慈 吳雅瑜 蔡慧玲 林靜梅 陳曉卿 張玉菁 朱鈴惠 蘇玲瑤 何國華 蘇啟禎 李曉儒 冉瑞雯 黃千容 賴世杰 彭煥群 林健生 賴振元 陳立峰 陳柏諭 郭俊麟 張梓嘉 張國樑 王威雄 林志堅 王興中 蔣龍祥 陳保羅 彭耀祖 徐啟峰 謝其文 許政俊 王子君 邱福財 沈志明 林國煌 沙燕琪 張其琤 程修玲 李常綾 黃旭堂 張靜玫 陳威儐 施孟君 李淑蘭 辜嘉玫 歐姵君 彭武順 鄭凱文 胡心平 呂東熹 許雅文 王靜萍 黃亦如

公視新聞部全部人員共193人,截至12月11號下午三點半為止,參與連署共113人。



此外,雖然客家電視頻道是依據公股釋出條例第14條,規定政府需委託公視基金會辦理,但基於客家電視頻道同屬公視基金會一員,本應符合公視法獨立自主的精神,製播客家電視頻道節目,因此客家電視員工針對立院近來所作決議,深表此項作為有違黨政軍退出媒體精神,扼殺公共媒體價值,為呼應公視新聞部之聲明,客家電視所有員工亦同步連署,以示抗議。

共同聲明連署人:
客台新聞部(33/56)
陳君明、洪炎山、謝佳凌、邱月華、羅應展、吳政龍、林文振、鍾孟廷、林玟伶、鍾雄秀、徐慧玲、高瑋謙、蕭惠雲、劉俊志、劉佳毓、向盛言、陳志男、黃訓湧、范群宏、黃小琪、曾傳翔、廖期錚、彭晉祿、李一凡、宋宇娥、鄧淑珍、范光忠、劉姣彥、陳美蓉、曾曉煜、謝宗蕙、余思嫻、林秋伶
客台節目部(22/23)
劉秀俐、陳忻沛、謝安琦、楊愛如、洪欣辰、宋嘉玲、顏仕斌、李玉萍、龔心怡、葉伊真、饒瑞軍、呂健煜、張兼維、陳慧卿、王麗惠、林曉宣、謝淯羽、黃介筠、羅亦娌、施懿倫、彭玉枝、陳雲林、黃桂慧
客台行銷部(8/18)
詹景翔、李春生、黃美維、邱碧婷、陳婉茹、林喬屏、魏家瑞、曾發省
客台行政室(5/5)
張瓊慈、溫佳琦、賴慧樺、邱香蘭、劉郁彥

截至12月11日下午三點半為止,客家電視台員工響應聯署,客家電視全部101人,目前有68人連署。

公視新聞部聯絡人 林曉慧
news1228@mail.pts.org.tw
27756969-150 0935257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