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內容推薦

2009年1月8日 星期四

救失業 政府做了什麼?愛心企業、提前退休、立即上工成效總檢討



更正啟事:立法委員徐中雄辦公室於一月九日傳真來函,指出有話好說本集節目小標題「救失業總體檢:勞退新制放寬!60歲以上提前退休?」內容有誤,恐有誤解政策之虞。

經查證,一月八日本節目19:23:51-19:25:02 時標題的確是:
救失業總體檢:勞退新制放寬!60歲以上提前退休?


雖然當集來賓均清楚53條修正案是指勞退舊制新增自請退休條件,但此標題的確會讓觀眾誤以為是勞退新制有所變動,這樣的標題有瑕疵,在此致歉。

本節目會在今(12)日有話好說更正,並在當集網頁同步澄清。



今日Call-In主題:救失業,政府做了什麼?

來賓:

前北市勞工局長 嚴祥鸞

全國聯合總工會理事長 任睦杉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常務理事 何語



企業不裁員,愛心顧勞工?

政府喊出保證不裁員的愛心企業,這個立意甚佳的想法為何可能流於空談?究竟面對不裁員保證,企業主有什麼難處?勞工有什麼想法!



政府仿效香港做法,打算以道德勸說方式推動愛心企業,在當前的景氣氛圍之下,是否緣木求魚?而目前搶救失業最關鍵點又是什麼?



勞基法五十三條修正案更動中,60歲可提前退休的新制度,對勞工是好是壞?在這時機推動這樣的新制度,有何好處與風險?此政策若真三讀通過,會不會反而造成企業主為了規避支付退休金,提前大量解聘中高齡勞工?未來中高齡就業者,是否再也別想找到工作?但台灣中小企業壽命平均僅有十多年,此政策是否真能確保勞工可領到退休金?



政府現在推出的各類勞工政策,究竟成效如何?目前已推出或即將推出的救失業政策,是否真能切中要害?



無薪假、無心假

目前政府制定救失業政策有什麼迷思,又犯了哪些錯誤?面對超大規模的裁員、減薪、無薪假惡浪,勞委會的作法究竟有沒有效果?目前,社會上失業、減薪情況究竟有多嚴重?



面對未來景氣復甦仍然存在著不確定性,企業會怎麼做?還能怎麼做?如果政府要想辦法救失業,哪些作法是真正可行且有效的?



2009年1月7日 星期三

引陸資,救房市?政院救房新方案,學者籲三思後行



今日CALL-IN主題:引陸資救房市,一般民眾能否受益?

來賓:

政大地政系教授 張金鶚

消基會房屋委員會召集人 林旺根

房仲業店長 黃振興



陸資救房市,各方說法

政府準備以開放陸資投資房地產,作為拯救房市景氣的方案,究竟引進對岸資本,是否真能拯救低迷不振的房屋市場?房仲業者表示,如今台灣房地產市場面臨僵屍價格現象,買方的信心極度低落,根本不敢或沒有能力出手,但是房市又早已幾近瀕臨窒息的狀態,究竟台灣房市的現況如何?




引進陸資投資台灣房地產,誰能獲益?又對誰可能產生潛在的傷害?張金鶚老師認為,台灣房市低迷不振的真正問題在價格上,但現在政府的政策會不會反而幫了倒忙?




回顧去年五月新政府上台,數百名學者與消費團體向政府建議不要開放陸資進入台灣房地產市場、不要再炒作房市泡沫,政府為何沒有採納這些建言及觀點?

景氣下探谷底,但房地產價格為何不見降低跡象?建商、投資客以及一般屋主面對此種狀況,他們抱持著什麼樣的心態?



購屋糾紛如何自救?

部份媒體報導,景氣持續不振,今年內恐將出現建商及房仲業的大規模倒閉潮,這種預測有事實根據嗎?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房市便陷入急凍,這種情況下,買賣房屋可能出現什麼樣的購屋糾紛?一般民眾該如何事前避免?而一旦發生購屋糾紛,我們該如何、向誰要求幫助?



建商倒了,該怎麼辦?仲介倒閉或跑路了,又該怎麼辦?房仲業中,直營店與加盟店,有何差別?這對一般民眾來說,有何不同?



除了緊湊推出各種房貸優惠方案之外,政府還該做些什麼?補貼租金、廣建國宅,還是回歸市場機制?對於房地產市場買賣方與政府,我們應該提出什麼建議?



參考資料:


2009年1月6日 星期二

國富論專題(15):綠色能源救台灣 能源科技大革命 台灣未來希望在ET?



今日Call-In主題:發展綠能產業 台灣有何優勢與困難?

來賓:

寶華經濟研究院長 梁國源

資深財經記者 阮慕驊

台南大學綠色能源研究所所長 黃鎮江



再生能源新目標,台灣的機會在哪?

ET是什麼?何謂潔淨能源或綠色能源?在各國於日本簽訂京都議定書之後,世界發生了什麼改變?去年油價暴起暴落,如今的國際油價仍在低檔盤旋,現在談論綠能產業或是綠能科技,是否已經不是那麼迫切的議題了?



究竟所謂的綠色能源,只是環保人士的口號,還是真的能夠像上世紀末的網路科技一樣,大大改變人類的文明與歷史,並且在全球及台灣創造新一波的產業革命?除了行將走馬上任的美國新總統歐巴瑪,提出著重綠能科技發展,並創造大量就業機會,雄心勃勃的阿波羅計畫以外,世界各先進國家也都具體提出再生能源比例目標,究竟在這個產業新領域中,台灣掌握有何種優勢?



「世界又平、又熱、又擠」一書的作者佛理曼,在受訪時曾表示綠能產業是台灣的大機會,台灣必須從IT產業走向ET產業,這種說法的確實依據為何?



綠色能源,源源不絕?

承上所述,如果綠能真具有如此的優點與重要性,為何長期以來,再生能源在台灣的發展並不順利?我們遇到了什麼困難?為何無論是再生能源法、電業法修正案、溫室氣體減量法等能源進步法案都無法順利通過?究竟是綠色能源本身的固有問題,還是其他外部因素造成如此的結果?



發展ET綠能產業,政府該做些什麼?是否需要調整工業政策方向,降低耗能、高污染的傳統重工業或石化工業的比例,或者儘速制定綠能產業相關的國家標準,引導廠商投入綠能科技元件的發展?還是加強補助企業與個人使用綠能設備、機動交通工具或是綠建築?而政府在這件事情上,是否有哪些決策尚未達到期待與要求?



綠色能源將對經濟、工商業等產業層面造成什麼影響?究竟企業投入綠能產業是基於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的良心事業,還是真的有機會產生龐大收益與商機?

展望全球,各國莫不投入大量經費發展綠能,而台灣的綠能產業定位在哪裡?無論是太陽能、風力發電與水力發電,以及環保服務業等方面,台灣的優勢是什麼?而未來我們的生活跟產業型態,會因為綠色能源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參考資料:

2009年1月5日 星期一

以巴衝突再起,誰才是恐怖份子?



今日Call-In主題:中東戰火不斷 台灣為何漠不關心?

來賓:

政大阿語系主任 利傳田

英國愛丁堡大學中東所博士 徐正祥 (政大阿語系退休教授)

政大國關中心所長 嚴震生

視訊連線:自由作家 吳維寧(2004年起定居以色列,長期觀察以政經局勢)


加薩走廊,烽火連天

以色列繼去年底大舉空襲加薩走廊後,再度發動地面部隊直接進攻加薩,保守估計含平民在內已經造成逾五百人死亡,這次戰爭究竟是為了什麼?在美國、以色列眼中,哈瑪斯是個什麼樣的組織?是以「將以色列從地圖上消除」為主要目標的伊斯蘭抵抗運動團體、恐怖份子集團,還是中東人眼中的英雄?哈瑪斯究竟是什麼樣的組織?




以巴雙方,是誰真正破壞了停火協議?以色列觀點與巴勒斯坦觀點有什麼差異?這種歧異造成了什麼嚴重的後果?以色列為什麼選在這個時間點上,出兵加薩走廊?是因為瀕臨國內選舉,將國內政治問題外部化,還是即將面臨新人上任的美國新政府,對中東問題的政策尚不明確?還是,以色列決定不再容忍哈瑪斯政權了?



如果,以色列的轟炸與進軍,真是一種以戰逼和的自衛舉動,是為了打擊、消滅恐怖份子的正義行為,為何國際社會除美國外幾乎都不支持以色列的戰爭?而在連年動亂當中,伊斯蘭世界是否受到了某些誤解?台灣所理解的以阿戰爭,以及恐怖主義的定義,是否有所偏差?




以色列不停火,哈瑪斯火箭反擊

國際社會對於這起最新的以巴嚴重衝突,有什麼看法?美國與中國等強權,在這件事情上扮演了什麼角色,抱持著何種態度?一月底美國新總統歐巴瑪即將就任,為何布希在卸任前要丟給歐巴瑪這種難以處理的燙手山芋?



以軍這次的攻擊行動,真能一舉消滅哈瑪斯的威脅嗎?部份評論者預測指出,此次衝突之後,美國本土發生恐怖攻擊的機率將再度大增,這種說法的根據為何?回顧二戰結束以來的主要中東問題,國際社會究竟犯了哪些錯誤,使得建國超過60年的以色列地區依舊戰火不斷?而美國發動反恐戰爭以來,似乎成果豐碩,但恐怖攻擊仍然年年上演,越反恐越恐怖,這是什麼緣故?




中東戰事可能對國際政經局勢,帶來哪些影響?是油價將再度上揚?還是新一輪恐怖攻擊的陰影將再度籠罩全球?中東問題,真的能有解決的一天嗎?而這一連串事態的發展,與台灣有什麼關係?




延伸閱讀:

巴勒斯坦簡史

公元前二十世紀,閃米特族迦南人定居當地;公元前十三世紀,腓力斯丁人在地中海邊建國。後希伯來各部族遷入,建以色列王國。歷經巴比倫人和波斯人統治,公元七十年,羅馬入侵耶路撒冷,以色列滅亡,六十五年後,猶太人被逐出巴勒斯坦土地。

公元六二二年,阿拉伯人打敗羅馬佔領巴勒斯坦,這些人就是現今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祖先。十九世紀末,歐洲出現了大規模反猶太主義浪潮,而猶太復國主亦隨之興起。一八九七年,第一次世界猶太復國主義者代大會投票決定將建國於巴勒斯坦,這年,亦被視以巴戰爭開始之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巴勒斯坦淪為英國的委任統治地。一九一七年,英國贊成在巴勒斯坦建一猶太國家,但巴人反對。至一九三六至三九年,猶太人在歐洲被納粹德國殺害,數十萬猶太人湧至巴勒斯坦建立猶太社區。二戰結束後的一九四七年,英國將巴勒斯坦託管地交予聯合國。同年聯合國通過一八一號決議:一九四八年八月一日英軍撒出巴國,聯合國決議應在該地上建阿拉伯國和猶太國。而為免紛爭,聖城耶路撒冷則由聯合國管理。

此一協定從未真正受到落實。

2009年1月2日 星期五

在地開講專題(3):潮寮毒氣事件一月四起!環署點名五工廠疑元兇?



來賓:

消基會秘書長、師大化學系教授 吳家誠

綠黨秘書長 潘翰聲

在地開講:高雄縣大寮鄉鄉長 黃天煌

潮寮村長 吳致慧



環保署調查報告今日出爐,問題釐清了嗎?

自高雄大寮鄉潮寮村第一次發生疑似毒廢氣外洩意外迄今,已經超過整整一個月,環保署今日傍晚公佈了疑似有五家工廠,是排放毒氣的元兇。我們該如何看待環保署這一個月來的調查過程、方式,乃至於今天的調查結果?



既然已經鎖定了連續排放毒廢氣的對象,為何目前環保署的決議只是「嚴格監控」而非立即停工?一個月內已經發生了多次毒氣外洩意外,環保署的嚴格監控能落實到什麼程度?



如果今天所公佈的疑似排放廢氣廠商,就是這一個月來多次引起潮寮學童中毒送醫的始作俑者,是否空污與公共安全問題就能得到解決了?這類的問題只發生在高雄大寮鄉嗎?還是,全台灣還有其他地方可能曝露在致癌、致病與中毒的健康風險中?



為何掌握公權力的政府,要花上整整一個月才能鎖定兇手?環保署在面對產業污染時,在執法上有什麼困難與盲點?平時的巡察稽核,真的有落實執行嗎?而空污毒氣檢驗,有哪些方法,又有什麼實際上的困難?


潮寮毒氣禍首

潮寮村民與學童中毒送醫的景象,一個月來透過電視播送到全國民眾的家中,究竟這類毒氣對身體會造成什麼傷害,或者後遺症?當民眾遭遇污染或公害時,應該向哪些單位求援,如何自行蒐集證據?



這次污染事件中,潮寮村民有獲得官方或民間的任何單位主動援助嗎?黑心工廠手法多變,惡意排放、放流、棄置污染物與事業廢棄物,真的能夠根除嗎?除了事後稽查,事前的環境規範,我們又做了多少?



地方政府跟中央政府在處理這次潮寮連續空污事件中,犯了什麼錯誤?從發生在大寮的這件嚴重污染意外,我們能從中學到什麼經驗?如何避免毒氣事件再發生?




此外,本周日的公視「有話好說─南部開講」以及下週一「我們的島」等節目,都將更進一步深入剖析、追蹤潮寮毒氣事件。



有話好說:節目製播過程實地參訪

welcome

各位親愛的觀眾:

「有話好說」作為每日播出,探討時事的帶狀現場新聞節目,除了節目播出時的電話Call-In、節目內容整理上網、網路文字與影音直播以外,理所當然應與觀眾有更密切的互動。

即日起,若有網友或觀眾對於「有話好說」每日節目製作過程有興趣深入了解或親身參與,歡迎與本節目聯繫,參觀每日製作討論晨會,以及棚內製播的實際過程。


有意實地參訪「有話好說─新聞論壇」的觀眾朋友,歡迎來信news50327@mail.pts.org.tw,我們將盡快與您聯繫,並安排參訪時程與接待等相關事宜。目前開放參訪時段與日程如下:

每日製作晨會:上午十一點至十二點半

棚內製播:夜間八點至九點

參觀日程:每週一至週三


由於節目製作團隊人力、經費有限,初期每日參觀人數以兩位為佳。此外,本節目可供應咖啡,但參觀過程中恕不供餐,請各位觀眾海涵。

感謝您對公共電視及有話好說節目的支持。



公共電視有話好說製作團隊 敬上

有話好說:批評與回應專區

resp

各位親愛的觀眾:

「有話好說」自去年三月開始製播以來,力圖透過每日節目內容的呈現,提供觀眾三項重要的服務,分別是客觀而實用的資訊、多元化的進步觀點,以及不同立場的相互對話。

近一年來,承蒙許多觀眾支持鼓勵與批評指教,雖則我們希望能藉由「有話好說」節目,建構不帶政治偏見、相互理性對話的溝通平台,但受限於節目製播時間緊迫、人力物力資源有限等各種因素,製作過程中,無論在內容呈現或其他細節上,不可諱言尚有許多有待學習與改進之處。

「有話好說」做為台灣公共媒體的一份子,我們不能也不願逃避全體閱聽人對於包括主題設定、來賓邀約、製作內容、深度廣度等節目各項技術或非技術性細節的檢驗與批判。

為了更精進節目製作品質與呈現內容,並且強化觀眾意見在節目播出時段以外的表達空間,「公共電視有話好說官方網誌」即日起開闢「批評與回應」專區,以更加嚴肅、認真的態度,接受閱聽大眾對「有話好說」的各種建議、批評與質疑。我們期待透過這篇專文的討論,能夠更清楚的接受觀眾對製作團隊的期望與意見,並且盡最大努力即時做出改進。

請觀眾在發現節目出現任何錯誤、誤解與有待改進的事項時,能夠透過本專區之回應,或每日節目內容單篇回應區,即時指正、反應,或者建議節目改善的方向。

感謝您對「有話好說」節目的批評與指教。


有話好說製作團隊 敬上

2009年1月1日 星期四

搶救公視大遊行:建立公民社會,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公視?


來賓: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執行長 何宗勳

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賴祥蔚

公視總經理 馮賢賢

忍無可忍:搶救公視大遊行

多個社運團體今天發動了公視法修法與預算凍結爭議爆發後的首次街頭運動,在呼喊口號之外,更以「人體骨牌倒立院」包圍立法院,就連公視都已經到了得要上街舉牌抗議的程度,究竟今日遊行的主要訴求為何?



公視自己如何看待今天的遊行?按照過去公視與國會、政府單位等溝通的經驗來看,冷處理是可能的結果。如果新聞局和立法院完全不理會這波訴求,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而公共電視目前與立法院、新聞局等單位的溝通情形又是如何?



除了要求國會問政透明化、政治力退出媒體與解凍公視預算之外,此次遊行也提出了對公視加強公民監督參與機制的要求,公視如何回應此種社會期待?而今日的遊行當中,有如此多的民眾為了支持公視而走上街頭的理由,是什麼?

究竟社會與民眾需要的,是什麼樣的公視?而當前又有哪些公視沒做好,以及有待加強的部份?



公視問題在於政治,還是營運?

社團與民眾集結立院前大聲抗議,究竟公視預算凍結以及立法院的主附帶決議等內容,對公視造成了什麼實際影響與困難?對於公視指控政治力企圖監督公共媒體經營,以及對內容的干預,能否有更加細緻的論述或討論?



民間媒改社團多次表達了對公視引入公民監督、參與機制的期待,對於這個公民參與的監督機制,我們能不能有更具體的討論?而公共電視應該如何更進一步融入民眾的生活?

目前,公視與政府之間,對於問題的看法似乎沒有交集可言:馬英九總統日前接受專訪,指出公視問題在於營運,但這樣的說法明顯與公視及民間媒改社團的看法完全相反。究竟,公共電視面臨的是政治問題,還是營運問題?抑或兩者皆是?





公廣集團爭議不斷,究竟目前公廣集團與原民台、客家台與宏觀台分別面對了哪些問題?對於這些爭議,是否有任何解決之道?最後,在今天的遊行之後,承接了社會上支持的能量之後,公共電視也該具體地清楚公開承諾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