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賓:
台大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所教授 詹長權
環球技術學院環境資源管理系助理教授 張子見
消基會董事長 謝天仁
CALL-IN 侵佔公款VS獎勵業者 空污費究竟該怎麼收?
被爆出中油.台塑石化三年超收30億空污費,遭到各界強烈反彈,中油台塑石化兩次調價,但兩家公司都說和空污費溢收無關。

隨油徵收空污費,真的不是代徵代收嗎?廠商改善設備投資就可以少繳空污費給環保署嗎?企業善盡環保責任,但是像收的規費該怎麼用,也該向民眾說清楚。

是對消費者超收了空污費?還是政策上不配合,少繳給環保署?這筆空污費依據法律,依據常理,該如何使用?透過降低油價,吐還給消費者對嗎?是否讓A錢的事實昭然若揭?還是應該全數繳給環保署,由政府決定該如何改善環境?

降價,能否解決問題?民眾不甘心當冤大頭,但空污費超收卻也因為降價變得單純化,多收少繳的事實該如何解決?

到底是不是代收代徵?88年環保署已經發公文給中油,表示已非代徵代收性質,現在才在罵中油台塑,會不會太超過?
有無詐欺、背信、侵佔等刑責問題?



空污費徵收是用分級計價方式,對使用者徵收,因為獎勵業者投入成本提高汽柴油品質,才訂出分級制,這筆錢歸企業理所當然?企業可以拿這筆錢爲環境多做點事,還是僅能中飽企業私囊,這筆錢誰來繳納,誰來把關?
.jpg)
超收的空污費應該用來回饋、照顧消費者權益,如何做?多進行環境保護的各種嘗試,而非降價賠償消費者損失,這樣說法有道理嗎?

空污費對防治空污能有多少作用?這次的問題該如何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