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賓:
經濟部工業局長 杜紫軍
中央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 邱俊榮
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王健全
公平稅改聯盟召集人 王榮璋
CALL-IN 鼓勵產業創新 政府大減稅 有無必要?值不值得?

立院朝野協商後,備受矚目的產業創新條例草案,決定暫不處理,改列下會期第一優先法案。產創條例是什麼?能創造多少效益?政府和產業如何相輔相成?

民進黨:產創過關,政府損失至少476億稅收,是真的嗎?過去的促產條例,是增加了稅收還是讓稅收短少?借屍還魂?促產落幕產創登場?兩者有何差異?

政府希望透過租稅優惠抵減,帶動產業升級,增加企業投資.稅收與就業,但是民間稅改團體和在野黨卻擔心圖利財團、劫貧濟富,民眾享受不到好處,產創條例會損害稅制公平性嗎?


哪些產業、規模才能適用產創條例?人人有機會?照顧所有產業?亂槍打鳥?若是沒有重點,產創條例如何有具體效益?主管機關決定重要產業?如何審核?
從獎勵投資條例促進產業升級條例,再到現在產創條例,是否能帶動台灣產業升級?認定了重點企業,會不會是錦上添花,讓貧富差距更形擴大?

產創條例細則裡:營運總部設台灣,免徵營利事業所得稅(1.對國外關係企業取得管理服務或研究開發之所得2.自國外關係企業取得之權利金所得。3.投資國外關係企業取得之投資收益及處分利益。)備受矚目的產創條例31條,是否能留住/吸引國際型跨國企業在台投資?
產創條例的初衷是讓台灣的產業轉型,台灣下一步怎麼走?六大新興產業喊真的喊假的?設立園區,用地問題及其他配套措施做好了嗎?
.jpg)


台灣目前優勢產業為何?LED、太陽能光電產業?相較於其他國家,台灣能拿出哪些競爭優勢?

日韓政府挹注資源促產情況?

台灣該如何推動產業轉型與升級?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