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內容推薦

2009年1月22日 星期四

54.9萬人失業,就業局勢失控?失業率破五,年後更淒慘?政策為何無效?



來賓:

勞工記者 洪素卿

桃園縣產業總工會理事長 毛振飛

前北市勞工局長 嚴祥鸞

勞委會職訓局副局長 郭振昌





行政院主計處今日公布了最新的失業率數字5.03%,去年12月的失業人數已經達到54萬9千人之譜;雖然失業率破五已經是大多數人預料中事,但這個令人恐懼的數據所反映出來的社會狀況仍然極為嚴重。



即使政府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已經實施了許多失業救濟政策與措施,但是失業潮仍然沒有衰減的跡象。失業所帶來的貧困已經逐漸蔓延到社會上商業行為以外的各個層面,例如由於家長失業,導致學生被迫休學提早就業。



失業率破五,這樣嚴重的失業數據當中,是否還有事實上未被完全計入的部份,例如隱藏性失業、無薪假、中高齡就業困難等族群?這樣的數字是代表台灣勞動市場已經全面破產,還是已經反映了某種程度的政策控制成效?社會預期失業狀況在年後將更加嚴重,政府該如何著手控制這樣的局面?



在亞洲各國的失業率數字中,台灣赫然居於榜首地位,是亞洲失業率最高的國家;為甚麼?為何政府幾乎用盡方法,各種臨時性與急迫性的失業救濟政策紛紛出籠,還是壓不下失業率的成長?檢討政府各項救失業政策至今為止的成效。



勞委會職訓局為失業者提供了職業訓練與轉介平台,究竟失業者在職訓局的幫助之下,能找到工作嗎?可以找到什麼工作?今天有話好說請到職訓局郭副局長,為觀眾介紹勞工單位的各項就業救濟措施。




究竟政府在救失業上,還有哪些有待努力的地方?目前的失業狀況,似非各個產業的個別問題,而是一種全面性的社會現象,以單一、個別部會的能力,是否已經無法處理當前嚴重的失業問題?是否有必要拉高層級,由行政院長甚至總統出面籌組跨部會小組,整合更高層次的資源來解決失業難題?



對於已經面臨失業或無薪假的族群來說,目前可能連關注這些的心力都已經交瘁,而政府面對人數日漸龐大的失業族群,準備了哪些失業救濟措施呢?




主計處資料: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方舟計劃
兩千億元--讓五十萬人與一百萬個家庭安然度過金融海嘯
近日所實施的消費券計畫的確讓全台灣的人民感受到政府的用心與美意,也讓原本死氣沉沉的市場經濟,在農曆年前一下子又活絡了起來。然而政府並不是不知道,這股消費熱潮很快的將隨著農曆年假期的結束而消退。緊接而來的會是另一波的失業潮,以及更加嚴峻的經濟與社會問題。家庭中的經濟支柱失去工作,會讓整個家庭陷入困境。表面上的幾十萬失業勞工所隱藏的是數以百萬計的人民民生、經濟與家庭問題。目前唯一有能力讓台灣人民安然度過這一波金融海嘯的只有政府。
八百五十億元的消費券計畫,是短期的特效藥。就像汽車的電瓶沒電了,首先要藉著外來的電力將它發動。接著,還是要靠汽車的持續行駛來充電。消費券就像是緊急充電。由目前的消費熱潮來看,經濟的引擎似乎已經發動了,但是後續是否有足夠的能量來維持引擎的運轉?似乎仍是大家心中的問號。依據行政院主計處於1月22日公佈的97年12月失業人數已接近55萬人。如果再加上放無薪假的勞工與隱藏性失業人口,台灣有許許多多家庭面對的是長期的經濟困頓與家庭問題。如果政府無法在此時提出迅速有效的方案來穩定社會、安定民心與創造希望,這些問題在可見的未來將只會更加嚴重。
經過這幾年的政治動盪,台灣社會中的人際疏離感日益嚴重。族群意識的深廣化更加速撕裂台灣人的傳統溫情。「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情景似乎即將復見。回想父母親常講的故事中,幾十年前台灣光復前後,絕大部分台灣人民缺乏必須的民生物資,大家靠著吃蕃薯葉(豬菜葉)、地瓜維生。可是人們心中有希望,大家願意互相照顧,知道今天的努力將會有收成,只要勤奮刻苦、腳踏實地,就會有出頭的一天。這種傳統的人情味與刻苦耐勞的精神曾經是台灣的驕傲。然而,現在只有在特定的團體才能感受到這種氣息。經濟快速衰退,造成許多家庭從小康變成近貧,從近貧成為困頓,許多待援的隱性人口隱藏在不為人知的角落,不願意或不知如何求援。許多個案需要關懷與幫助,就像汽車需要緊急充電一般。許多人仍然有工作意願與能力,只要有機會,他們仍願意自立更生。大學告訴我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其中,「齊家」是要提供資源幫助家中較為弱勢的個人,讓他能自力更生並進而與其他成員齊頭並進。在社會中也是一樣,政府要幫助弱勢家庭,使其有自力更生的能力。如此,就能將負面的社會成本轉為進步、向上的動力,創造一個向上提升的社會。
兩千億元,對政府的財政,是一個沉重的負擔。但是如果能藉著這些經費的支出,創造五十萬個工作機會,讓這些人力運用來照顧社會上的弱勢家庭,使得另外五十萬個需要幫助的家庭得以受到日常生活的照顧。方舟計劃的目的是要使有意願工作的失業人口能找到足以養家的工作。使社會上需要幫助的家庭得到適當的幫助,減少負面社會支出與社成本,創造一個新台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