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內容推薦

顯示具有 媒體觀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媒體觀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0年12月23日 星期四

NCC開鍘 年代綜合台撤照!!
節目廣告分不清 撤照!NCC下手重?
新聞置入怎處理?


來賓:

台藝大廣電系主任 賴祥蔚

文化廣告系副教授 鈕則勳

資深媒體人 楊憲宏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執行長 邱家宜

CALL-IN 年代綜合台遭撤照 你的看法?



NCC認定年代綜合台節目廣告化過於嚴重,決定將其撤照。原來,從7月15日開始,年代綜合台就是屬於無照播出的情況;撤照決定如此重大,NCC的理由何在?節目廣告化幾乎每台都發生過,但年代綜合台又犯了什麼樣的錯誤?



對於NCC的決定,年代綜合台表示雖然不能接受,但由於該決議非為行政處份,因此,他們必須透過法律的訴訟來討回公道,年代也批評,NCC的決定根本是濫權並且侵害了言論自由,而當初換照時,NCC提出的全年不得違規一次 首播率要四十%以上的條件,年代質疑,台灣哪家媒體做得到?。



年代這次是因為節目廣告化過於嚴重而被撤照,但是,節目廣告化的現象,普遍存在有線電視頻道中,近年來,NCC不斷開罰,但電視台還是照賣時段播廣告,NCC未來該怎麼解決類似的問題?難道都趁換照時來附加條件!





電視台被撤照,年代不是第一次。94年,東森S台被當時的新聞局撤照,但後來提起訴願獲准換照復播,東森S並要求國賠,此案目前還在上訴中,但如果最後NCC敗訴,3.5億的國賠還是人民在賠,這筆帳要怎麼算!而NCC現在只罰節目廣告化,卻不管政府置入性行銷,特別是電視新聞置入更嚴重?NCC又為何不管!

2010年12月16日 星期四

監委:政府買新聞 欺騙人民!
置入行銷惡化 記者失志!媒體失格!總統失信!


來賓:
資深媒體人 呂東熹

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副教授 洪貞玲

台灣新聞記者協會會長 楊偉中

政大新聞所學生 田育志

CALL-OUT:前媒體記者 黃哲斌

CALL-IN 只要有錢 新聞任你買!你的看法?


政府到底還有沒有在進行置入性行銷,用買新聞媒體的方式,來進行政策宣傳?根據平面周刊的調查,這個答案,顯然是肯定的。





政府持續的在平面及電視台買廣告進行置入性行銷,讓監察委員吳豐山不得不在調查之後說出重話,他認為政府花人民的稅金去買廣告,根本就是在欺騙人民。





中國時報一名資深記者,近日就因為報紙長期受到政府置入性行銷的牽制,決定辭職走人,他的一篇文章也在網路上引起不少關心台灣媒體環境的民眾的迴響。但,他的行動,真能喚醒媒體的反省嗎?





究竟政府在平面及電子媒體置入性行銷的情況有多嚴重?而置入性行銷在新聞中又是用什麼樣的方式被呈現,讀者、觀眾,能夠分辨置入性行銷和新聞之間的差別嗎?



報紙、雜誌現在會以加註「廣編、企畫.....」,來做為新聞與廣告間的差別,但是,佔業務量最大宗的電視新聞呢?有何區別的方式?觀眾看的是廣告還是是新聞?



而站在政府的立場來說,政策性、訉息性的新聞,根本就不受到媒體長官的喜愛,政府如果不置入、不去買時段,媒體都不報導?那民眾又如何知道政府政策的改變?但除了置入性的作法,政府的宣傳方式,其實也可以有多樣的選擇!



馬英九總統曾經在競選時承諾,當選之後,絕對不會再買廣告來宣傳政策,甚至當時還曾經簽名連署由媒體界發起的活動。但,現在的政府,還是媒體界的最大廣告主。





究竟媒體可不可以被置入性行銷?如果可以,那規範是什麼?也有的媒體人選擇離開媒體,以獨立媒體記者的身份,透過網路的部落格或是和不同媒體合作,來報導想做的新聞,這樣的空間與方式,行得通嗎?

2010年11月23日 星期二

反韓情緒高漲?媒體刻意渲染?
焚韓旗蛋洗韓校 亞運事件擴大延燒
媒體政客搧風點火?



來賓:

知韓苑創辦人兼執行長 朱立熙

文化大學韓國語文系教授 林秋山

資深體育主播 錢定遠

CALL-IN 從楊淑君事件到反韓情緒 你有何看法?

楊淑君事件,引發了國內的反韓情緒,從焚燒韓國旗到蛋洗韓國學校,這樣的情緒蔓延、這樣的行為,台灣人可以接受嗎?算不算是脫序?反韓情緒究竟因何而起?台灣媒體在楊淑君事件中,有沒有藉由文字的力量,渲染了反韓情緒?如果有,台灣媒體為什麼要這樣做?



現在各種的反韓行動,只能歸責在個人行為,真的出事了,誰又能負責?而網路抵制韓貨而下架,電視公司撤韓劇宣傳廣告,這些都是基於挺揚淑君?



衛生署長楊志良也站在力挺楊淑君的立場說,以感性的層面來說,他很想砍人,只是,做為行政首長,在國人需要冷靜的時刻,發表如此的言論,不論是否為玩笑話,其實都不太恰當!至於當事人楊淑君,回台時,在機場就立刻發言提醒大家不要針對韓國,反韓情緒或許可以適可而止。



韓國近年來在亞洲快速崛起,特別是在文化創意產業,透過韓劇、偶像團體,在亞洲成為新流行,台灣年輕人也流行起哈韓風,即使發生楊淑君失格事件,還是有粉絲為了替韓國偶像團體接機而擁入桃園機場,反韓?哈韓?哪一個才是短暫的潮流!



台灣和韓國在過去的運動競賽中,時常吃韓國人的虧,韓國人不顧一切、堅定要贏的信念,確是令人印象深刻。韓國人為何不能輸?為了要贏,他們會怎麼做?韓國人的個性,又跟他們的國家歷史有很大關係?

2010年11月11日 星期四

當媒體人遇到政治!!
批判!批鬥!媒體與政治界線在哪裡?誰綁架誰?



來賓:

資深媒體人 鄭佩芬

資深媒體人 陳敏鳳

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系主任 賴祥蔚


政論節目主持人鄭弘儀站在台上,參加由搶救台灣行動聯盟辦的挺蘇嘉全晚會,批評馬政府對陸生來台補助政策以及台灣主權問題,脫口說髒話。

面對各方群起譁然,鄭弘儀語帶哽咽出面道歉。傳播學者認為,這反映出社會藍綠對峙嚴重,然而助選人衝過頭,反而造成反效果。面對粗口風波,媒體應該探討聚焦什麼,現在的媒體有沒有做到?為什麼做不到?

各媒體強力批判粗口事件,指著別人罵時,也讓人反省新聞從業者的標準是否一樣高?台灣媒體政治立場鮮明,言論更加對立,為何會這樣?還會更嚴重嗎?對於媒體的發展是好是壞?

主持人VS.談話性節目VS.媒體經營!這是錯綜複雜的小三角?相對地,談話節目VS.收視率.政治立場VS.觀眾知的權益!則是另一種錯綜複雜的大三角?誰綁架誰?價值觀一致,理性的媒體人自然知道該走哪條路? 

媒體持續的極端,可能引發什麼問題?面對無法中立的媒體,民眾怎麼辦,只能不看嗎,這種現象是否每次選舉都要面對,有無方法可改善?媒體為甚麼走向極端立場,台灣為什麼沒有中間立場的媒體?政論節目主持人,可以出現在選舉造勢場合嗎?

美國有主持人,因為捐款給候選人,遭到無限期停職,台灣是否也應該採用同樣標準?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禁止旗下記者,參與可能危急記者公正立場的活動,什麼行為可能危急記者公正立場,台灣新聞從業人員也應該有這樣的認知嗎?

2010年7月30日 星期五

禮義之邦?笨蛋社會?
低智拜金媚俗暴躁 庸俗化的中國 胡錦濤看不下去!



來賓:

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 陳文敏

前台資幹部.資深媒體人 王忠芳

淡江中文系教授 曾昭旭

導遊 趙曼白

網路視訊-八九民運領袖 王丹



大陸近年來出現一些以作風穿著大膽的表演,以及講話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談話節目,她們的走紅甚至被外媒說成是垃圾和墮落文化在中國的盛行。連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都看不下去,在中央政治局的會議上,下達要求文化產業進行體制改革,抵制庸俗、低俗與媚俗的風氣。中國國家廣電總局隨後表示,像「鳳姐」這種低俗文化,應該堅決叫停。不過也有人認為,中國官方太大驚小怪,這是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現象,呼籲對奇特的人物更具寬容和理解。這群熱烈受歡迎的人物和怪異表演的流行文化,究竟算是中國社會多元化還是低智化發展?






大前研一曾以「笨蛋社會」形容日本庸俗的社會文化,現在,中國似乎也面臨了相同的問題!什麼是笨蛋社會?有哪些現象?言語粗俗、弱智無知、自我感覺良好...,這是中國的問題還是世界各國都無一倖免?






中國文化悠久,歷史上更以禮義之邦自居,但是外界對中國的印象卻是亂、髒、沒有秩序,中國人不排隊、講話大聲、隨地吐痰,令人生畏。近年來中國為了改正這種印象,官方極力推行禮貌運動,希望屏除積習已久的壞習慣。成效如何?能維持多久?會不會淪為口號?




不只通俗,中國還掀起拜金風潮!

中國經濟快速起飛,事事用錢衡量,連婚姻都有價碼!中國各地開設不少徵婚節目,男男女女上節目先亮出身價,徵婚條件一長串,錢是唯一基礎!拜金男女的電視秀收視率一飛沖天,也反映出中國貧富差距大,所有人無所不用其極的讓自己富起來,找個口袋深的龜婿,不失為一個快速致富的捷徑!中國人窮怕了?貧富之間差距到底有多大?





2010年7月22日 星期四

踢爆召妓?烏龍一場?
揭隱私挖瘡疤 真假疑雲分不清 爆料文化的功與過!



來賓:

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系教授 黃葳威

文化大學新聞系副教授 莊伯仲

資深媒體人 陳敏鳳

資深媒體人 楊憲宏



兩天前雜誌以封面報導,前總統陳水扁的兒子陳致中深夜載著應召女上賓館。消息一出,立刻震驚台灣社會,各家媒體紛紛跟進做後續報導。但這項證據在報導後的第一時間,陳致中友人就跳出來澄清,表示當天車子並非由陳致中本人使用,陳致中也召開記者會,宣佈要對壹週刊提告。媒體爆料已成風潮,真真假假難以分辨,應該如何看待此次壹周刊報導?應該怎麼面對媒體爆料?媒體應擔負多少責任?媒體追緝真相帶給社會進步的力量,但若事後證實為烏龍,又該如何還給當事人清白的名譽?






壹周刊及蘋果日報引進台灣後,也把爆料及跟拍文化正式帶入台灣的媒體界,而看準爆料引起的擴大效應,政治人物、名嘴,也都紛紛成了爆料最前線,但沒有經過查證的爆料新聞,就像是一把利刃,兩面都會傷人。選舉愈激烈,爆料也愈多!媒體爆料總是能對選舉造成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