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觀看視訊?(說明)
本集節目PODCAST(可下載至mp3播放器收聽)
來賓:
前海基會董事長 洪奇昌
資深媒體人 陳敏鳳
空大公行系教授 李允傑

江丙坤閃電請辭
今天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閃電請辭的消息,震撼台灣政壇。既然政府認為近來三次的江陳會都相當成功,為何江要選在這個時間點上請辭?他是否承受了某些壓力,或者自認在兩岸談判的火線上受盡委屈?

究竟江丙坤是什麼樣的人?兩岸交流看似好不容易盼來春暖花開,江的請辭,會對兩岸未來談判以及實質關係的進展,投下何種變數?這個決定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江丙坤下台究竟是國民黨內部鬥爭的結果,還是在野黨對他的任務強烈杯葛之下的產物?另外,這一決定,對台灣民眾來說,又有何關係?
如果把兩岸談判視為一種較勁,台灣在這緊鑼密鼓的時候陣前換將,好嗎?中國會怎麼看待這件事?中國的態度會發生任何變化嗎?而這些變與不變,對台灣接下來的策略與處境會有無法逆料的影響嗎?而社會與政治圈對江丙坤本人的質疑公允嗎?
.jpg)
兩岸談判誰接手?
面對高度複雜,且不可避免地沾染上各種政治性色彩的兩岸談判,台灣需要什麼樣的談判代表?是德高望重的長者?還是獲得充分授權的技術官僚?或者是富於經驗與策略的謀士型人物?這三種截然不同的特質當中,哪一種對兩岸談判最重要?

上桌談判,究竟是一團和氣地照表操課,還是檯面下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江表示:「我只是扮演一個戲子」,這是否意味著至今為止的兩岸事務開放,事實上都由行政部門完全主導?兩會究竟在歷次談判中,扮演什麼角色?
歷次兩岸談判,或者其他會議場合,中國政治人物總要吟詩作對?這是一種充滿中國特色的政治表演藝術?還是台灣的政治表演學?分析前後三次江陳會的功過得失,我們如何看待江丙坤在三次兩岸談判中的表現與得失分?

中國擺明以商圍政、以經促統,台灣有應付的具體策略嗎?面對兩岸談判,執政黨與在野黨分別犯過什麼錯誤?陣前換將已成定局,接下來台灣還能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