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內容推薦

2012年6月12日 星期二

暴雨狂襲災情不斷!台灣為何如此脆弱?
氣候變異?梅雨變暴雨!災害越來越大!

來賓:

文化大學理學院長      劉廣英
台大地質科學系教授  陳文山
華視新聞氣象主播      吳德榮(前氣象預報局主任 中央大氣系副教授)
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教授 段錦浩

CALL OUT 屏科大 災害防救科研中心 葉一隆 主任



梅雨為何那麼大?正常嗎?
只是西南氣流,為何下的雨比颱風還多?



雨還要下多久?以後都會這樣嗎?
台灣山區目前地質狀況?



都市淹水的情行越來越嚴重?
莫拉克風災過後,台灣南部河川淤積及疏濬的情形?
降雨集中化、暴雨化?
從廬山看台灣目前的地質狀況?
非撤不可?
台灣未來將面臨什麼氣候挑戰?如何因應?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原來影片很快就上傳了

有時候看各個媒體討論氣象的結果時
常常會如同這次講的 很多其實有科技限制
但是評論有時候會過於怪罪某一單位
卻比較少從整體去討論與思考

氣象局常常是這種大災害後
政治,媒體或民眾怪罪的焦點
不過我覺得有時候更應該把焦點轉到
預報與政府部門做準備之間有多少落差
或是標準流程達到的程度或有哪些爭議

比如好了
像是氣象局會預報與計算降雨量
並且通報政府單位
政府忘記哪個部門是有專門預警土石流等災害
並且通報撤離
有時候媒體的報導應該關注這種消息
(政府也應該通知媒體)
當作重要訊息提早當成新聞預警或是傳播資訊
老實說新聞也常報導注意大雨
但是很少看到在大雨前一天根據預報
預警各個土石流地區怎樣程度需小心危害
討論時也該注重這些流程的成效與功能

或是專注例如下水道覆蓋率 土地開發等既定政策有沒有對淹水防治整體的規劃產生影響或是從未改善

另外像是提到的放假標準
的確算另外一個議題
天然災害停止辦公及上課作業辦法
通報時機其實有所規範
照理早上放假應該很早就要發布
但是就算按照規範
下午放假可以11點前才發布
有時候早上沒放下午放也是會被罵
或是一造雨量標準很多訂定1天下350可以放假
但是台灣下這樣大的雨量很常見
350如果是3小時內下下來有些會淹水
但是如果是24小時間下的不一定會淹
不過這是預報侷限的地方
要小區域 又要把各小時雨量要精準
難度應該會變高(我的猜測)
另外也要配合各地區防洪功能
有時候同一市內也有不同排水能力
但是只放某區域的假卻也會被嫌不方便

而如果只要一天下350就放
放了有時反而見到媒體嫌出太陽卻放假
說真的放假有時候變成了一種政治攻訐的工具
像是這次
罵北部城市的多是某媒體
舉南部城市當例子的又是另外的媒體
這也是應該注意的


最後主持人了解不少東西
有時候會看到現場被糾正
如有時醫療相關問題和這次的議題
有時候也代表這是一般人都容易有的觀念
貴節目好像會把節目資料預先給來賓
不知道會不會讓來賓提早回應那些問題問的方式不適切
或是提醒某些問題的觀念是需要釐清的
這樣可以提前收集資料與製作投影增加深度
當然有時候來賓也很忙 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