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賓:
中研院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執行長 林正義
資深媒體人 亓樂義
台灣智庫諮詢委員 董立文

在10月19日之前,當溫家寶對中日釣魚台表態的同時,媒體曾報導中國政府以禁止稀土出口日本,來要脅日方放人,而日方隨後無條件釋放中國船長的舉動,也被國際解讀是為了向中國求和,避免稀土供應出現短缺。什麼是稀土?
包括鈾鈽釹等17種稀有金屬,統稱稀土,每年全球銷售量不到20億美元,但是如果沒有它,油電兩用車、風力發電,科技武器、平面電視、綠能產業和新興手機的發展都會受到阻礙。

美國擁有15%的稀土蘊藏量,但因為開發會造成環境污染及破壞,因此早就被立法禁止。而佔全球1/3、並有90%產量的稀土生產國-中國,突然在10月19日宣布,從明年起要削減稀土30%的出口配額。中國為何限制稀土出口?美日因此憤怒,稀土資源新戰爭即將開打?

稀土戰誰會打贏?美日批評中國壟斷有道理嗎?為何中國不能自己決定出口量?
不只日本,美國及德國都已經表示要在下個月的G20首爾峰會上提出稀土問題。東亞峰會二十八號在越南河內舉行,這次高峰會除了東協十國加上中國、日本、南韓、印度、澳洲和紐西蘭等十六國成員。最受注目的還有美國和俄羅斯以觀察員國身份參加東亞峰會。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還將親自出席東亞峰會,美方希望在明年,正式加入東亞峰會的會員國,擴大對東亞的影響力。東亞高峰會美、俄、首度參與,新島鍊即將形成?
日印經濟軍事合作的意義?從天安艦事件、東海利益、南海主權、稀土事件、釣魚台…中國及周邊國家的互動受到國際社會高度注目,美國的腳色更是令人玩味。中國的「和平崛起」其他國家紛紛聯手,更強大更全面的第一島鍊?
希拉蕊、歐巴馬相繼訪亞,是為了強化圍堵,還是想跟中國握手言和?更強硬的圍堵策略儼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