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內容推薦

2013年8月19日 星期一

深夜包圍內政部!大埔行動激烈化!
公民不服從?政府太麻痺?潑漆丟糞佔領 非暴力拆政府?

來賓: 

台灣農村陣線發言人 蔡培慧
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副教授 廖本全
苗栗大埔 遭拆遷戶 彭秀春
聲援大埔學生 傅偉哲
台師大政治所教授 曲兆祥


包圍內政部目的、過程與意義?
為何停止包圍內政部?
非暴力?拆政府?紅線在哪?
道歉、賠款、修法?抗議目的的「中點」及「終點」?
公民不服從第一戰?下一步?



雞蛋擊傷員警、水潑次長,擦槍走火?群眾難控?
公民?暴民?抗爭路線激烈化?



政府麻痺毫無回應?中央與地方的思考邏輯?
馬:地方決定、地方負責!怎麼看?



力道不夠大?反讓中央轉移焦點?抗爭路線的選擇?
兩年前才修土徵法,再修的意義?
後續的發展?


4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節目中楊先生對信聰的提醒值得參考。

匿名 提到...

曲兆祥老師,未免做過多臆測了吧,應該多做一點功課,當時的吳敦義院長是受到群眾的壓力而承諾,還是經過體制內的討論而在該政治位置下做承諾!
不應該只有質疑,而不去探詢脈絡和事件經過。這樣對事件過程都不清楚,就貿然在媒體前批評,有點讓人覺得草率和為批評而批評。

匿名 提到...

故做沒有立場的表現,不代表真正的中立、客觀與理性。
台灣人不喜歡仔細聽他人陳述的內容,並且深思檢視,只是喜歡從他人的言語、姿態去判斷這個人是否可信,本來就是一種思考上的惰性。
因此,大埔徵地案即使到現在事件脈絡已經如此清楚,仍有人在意主持人似乎沒有保持一種各打五十大板的風格,只能說難怪我們的社會面對爭議事件,常常出現各信各的狀況,好像也不足為怪。

匿名 提到...

不過樓上
人家醒報認為那五十大板是對的耶

不過要是我是政治人物
我就用這種五十大板的心態來操弄
像核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