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賓:
佛教史學者 江燦騰
商務印書館總編輯方鵬程
佛光大學佛教學院 副教授 劉國威
龍藏經的價值與地位(文物史、收藏、研究、佛教藏傳信仰…等不同層面)。
龍藏經的製作介紹。
親見能得七世福報?以訛傳訛?
龍藏經=昂貴名牌包?在學術上價值實在不高?
大藏經介紹。
民眾及信徒該如何理解龍藏經?
藏傳與漢傳佛教的關聯與差異?
龍藏經在佛教研究上的意義與價值?
龍藏經在佛教信仰上的意義與價值?
人民共享?少數獨占?重要典籍文物該如何散布?
2 則留言:
這集的討論真的是殊勝因緣的難得!
不過我個人認為釋迦牟尼佛成道的關鍵義理在於:悟證一切均是空性(空不是沒有,而是非自性,沒有永恒固著不變的狀態),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霧亦如電。
有相的經文是空性,有相的法相也是空性,既是空性,何需執著於它的堂皇,珍貴,或廣為傳世,或生生不息相傳恒久遠?
我覺得東方的宗教與天命/皇帝/威權/階級等依互依賴的結構佷深。也許這也是東方社會長期依然仰望聖君人治降臨,輕忽公民/個體權利角色的原因之一。
如果東方的社會,也能有一場宗教改革的思想革命及重整,也許真正的理性及文明,民主及人權才有機會在這片土壤生根發芽。
我很贊成江燦騰先生的這個觀點:中國的佛教自魏晋以來,皇帝被神化為皇帝如來。
基本上佛教在某種程度上,與威權/神授/功利價值上有很強的牽扯。
推薦一本值得逆向思考的書:
榮格與密宗的29個「覺」:佛法和心理學在個體化歷程中的交叉點(人本自然出版)
釋迦牟尼佛放下了一切進入了寂靜的涅盤,涅盤中自然無我(此處的"我|即釋迦牟尼佛),那麼,想要修道成佛的信眾們,為何郤又執著於謠傳(遙傳)的釋迦牟尼呢?(寂靜的涅盤中並沒有釋迦牟尼佛啊,祂也是空啊。)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