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內容推薦

2012年1月30日 星期一

歐債炸彈將爆?財經內閣成軍!
老驥伏櫪?陳冲領軍!台灣逆風高飛!?

來賓:

經濟評論者 馬凱
資深媒體人 許啟智
分析師 賴憲政




對新財經內閣的看法?
老驥伏櫪?換湯不換藥?經驗與舊思維?



GDP 4%保衛戰?未來的經濟挑戰有那些?
老驥伏櫪?換湯不換藥?



歐債天高皇帝遠,跟台灣有何關係?
代工宿命難脫逃?台灣產業轉型有多困難?



如何看待2012全球及台灣經濟情勢?
消費券政策?新一波刺激景氣方案如何推動?
2009年次貸危機引爆金融海嘯的教訓?
100年台灣出口至歐洲貿易總值312億美金,約10%,對香港大陸約歐洲對台灣重要性。
顧稅賦公平正義,證所稅死灰復燃?

5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陳信聰
只是個會向來賓提出問題
但沒甚麼個人見解的主持人

匿名 提到...

回樓上,... 這樣才能保持節目中立 = =+

匿名 提到...

推樓上:D

匿名 提到...

欠 2 集:
1.經濟特區
2.數位電視

匿名 提到...

我覺得消費者對太陽能是價格敏感取向,
不是環境價值導向,一般家庭的電費,通常介於220~660度之間,也就是低於220度的一度電2.1元不是太陽能能夠回本的區間,民眾都有想回收成本的觀念,對CO2排放倒是沒有太大感覺,
而220~660度有分夏月3.02元/度,非夏月2.68元/度,平均下來就是2.793元/度,想成2.8元/度比較好算,大於660度的計價又更高就不說了,
當用電越大,建購太陽能越有省錢的價值,當然在中午用電尖峰也有價值,最後太陽能模組本身的售價和性能也很關鍵,如果能發展到
讓民眾能買回家DIY低於1.5kw的小型裝置套件更好,直接整合併網的功能,因為請人施工太貴,還是回歸我價格敏感的想法,而性能,我國雖有18~19%模組,但一般人是買不到,一般看到都14~15%之間,個人認為太低了,不值得使用,高效率代表貴,但也代表省面積,想像模組在1美元/瓦的威力(如果政府補貼),310瓦一片,架4片1.24kw含併網架到好如果只要6萬,那可是很強的普及力,以每天等效日照1000瓦/平方米4小時來看,每年有1810度的電,以前面2.8元/度,11.8年回本,(雖然以超過1kw的假設,我這是以非躉購價來看,因為要賣電的建購費用和條件貴太多,我是以DIY太陽能的想法來寫)
我認為前面的奢侈假設,天候假設已經很好普及,但是回收速度仍需約12年,所以太陽能要普及還得靠技術和價格,我常看國外太陽能新聞,很多新的發現一直出來,還有效率提昇空間,目前台灣還不夠強,必須要更努力,但是也怕撐不到新技術出來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