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內容推薦

2011年7月18日 星期一

徵收良田為建設?台灣農業何去何從?
土地正義VS.賣田賺錢 農民為何死守農田?

來賓:

政大地政系主任 徐世榮
台灣農村陣線發言人 蔡培慧
台大農經系教授 林國慶
灣寶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洪箱



農民重回凱道 為什麼?



現行土徵條例 哪些不合理?
土徵條例應該如何修改?



國內優良農地 正在嚴重流失?



現行農舍興建 引發哪些問題?
農舍修正草案 對農民不公平?
集村農舍 已經造成住宅市場扭曲化?

1 則留言:

balance 提到...

很佩服堅持農業的人;也不贊成恣意徵收農地,尤其是當工業區還有未使用的土地。

「區段徵收」,是用「農地」換較小比例的「建地」。1分地293.4坪,如果農地的地價是1坪6000元,變成都市內建地之後可能達8萬元以上,增值達13倍以上,再經過面積放大之後(即使比例小,1分農地,也可換到約100坪建地),難怪很多人都希望配合都市計劃實施區段徵收。(不諱言,也看到了很多人變成了有錢人)

農地目前也可以自由移轉,更有很多的農地用達到「2500平方公尺」(2.6分)的面積,自動變成了「建地」;
這樣,除了農地面積被侵蝕之外,其實轉手之間也有暴利,而且不繳稅。
所以,希望繼續擁有農地者的「動機」,也不見得非常單一。

翻翻報紙小廣告,實證一下,便知現在北部的平坦農地,1坪即達2至3萬元,都市邊緣及大學校園邊的農地,更不得了,而且還在持續上漲,並沒有因為是「農地」就不漲了,真正想要農作的年輕人,進入門檻非常高。
而當中有不少在「休耕」,有些甚至在田中央出現了竹竿屋,等到拿到使用執照,接水、接電以後再「長肥」。這還與原定的用途符合嗎?

如果真正在乎農業,注意糧食安全,就應該讓農地保持安全面積,而且要讓有意願農作的人,在農地上真正農作。

真希望徐老師、蔡老師也討論、討論:「農地不作農業生產,拿來作豪宅,而且交易免稅;」也是他/她們吶喊抗議的標的。

我贊成不能隨意徵收農地、農地要確實農作使用,而且要有生產行為,或綠肥改善地力行為(不是長滿雜草的號稱「休耕」);否則就應該徵收空地稅(因為實際上也沒作農用)。
如果作為豪宅或其他非農作用,就應該強制回復原狀;如果由公權力代拆,應該向「假農民」徵收拆除費用。

這樣才能真正遏阻農地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