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內容推薦

2011年12月6日 星期二

搶救崩世代!總統該做什麼?
失落青年無望世代!選總統 不能置身事外!

來賓:

經濟評論者 馬 凱
全國自主工聯 執行長 朱維立
台大國發所 副教授 辛炳隆
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張烽益




年輕人面臨到的就業困境。
政府帶頭壓榨勞工?派遣、部份工時…等非典問題的原因與解決之道?

















當高科技產業衰退、又無替代產業,青年人去何從?


















產業外移嚴重,候選人提出在地產業,但什麼才是台灣做的起來的在地產業?
產業政策大變革?總統該做什麼?
勞動法令要鬆綁?要更嚴厲?總統該做什麼?
技職教育與德國經驗?
具體建議,總統能做的事情

2 則留言:

Emma Chen 提到...

1.工作全球化之下,哪兒有需求,就去哪兒.當年二年級~四年級生的環境,也是很差,但是總會熬過來的.
2.教改惡果既已造成,六七年級青年學子要在社會大學自我磨練, 簡約生活,凡事量入為出;設法出國開眼界(工作渡假為方法之一).

3. 未來的綠領工作,尤其是有關全球暖化下有七~八個面向的難題,每一個面向都是一大發展方向.
全部原文文件,詳:
http://www.ipcc.ch/publications_and_data/publications_and_data_reports.shtml#1

見其附件:
1.{Table 4.1} Selected examples of planned adaptation by sector.
各部門可考量的「調適」方法及政策
2.{Table 4.2} Selected examples of key sectoral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policies and measures, constraints and opportunities.
各部門的「減緩」科技、政策之案例

匿名 提到...

馬凱的談話裡隱含一種概念:即高等教育的發展對策應對應社會結構上的工作階層(專業階級、行政階級、技術工階級、半技術工階級)及其數量而訂定發展基礎。

可是這種看法無疑也是在為了固化階級流動,產生了使要素市場無法更充份、更充份競爭的效應。